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模板 > 计划总结 >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收藏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考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复习-第7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情精解读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目录CONTENTS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2自然因素对聚落的影响考点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5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方法自然资源问题分析方法(以水资源为例)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向2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考情精解读考纲要求命题规律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考纲要求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核心考点考题取样考向必究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6全国Ⅱ,6—8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向1)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15全国Ⅰ,7—9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考向2)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命题规律本单元在高考中,多以区域图、统计图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如地表形态、气候变化、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具体影响,同时考查考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的能力。命题分析预测知识体系构建A考点帮•知识全通关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2自然因素对聚落的影响考点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点5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考点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表现原因典例平原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山区和高原山区和高原,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拉萨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影响原则原因运输方式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运输。山地、丘陵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公路对自然条件要求低、成本低。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重视发展水运。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水运运量大、成本低。线路走向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谷地带,经过山地时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小单位距离的坡度。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少,但一般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居民点。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保证运输安全、减小受灾害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续表]影响原则原因线网密度山区密度小。自然条件不利,且人口密度较小,经济相对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交通运输成本高。平原地区密度大。自然条件优越,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运输的自然障碍少。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飞机场应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地质条件好的地方。有利于飞机的升降,且便于排水,地基较稳定。港口宜建在地势平坦且近岸海水或河水较深的地方。便于筑港、建仓库、连接交通线;便于船舶的进出、停靠。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在五类地形中,平原是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因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再加上平原地区交通方便,可节省建设投资。(2)山区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聚落分布较少,且多分布在河谷地区,因为河谷地区地形、用水、交通条件相对来说较为优越,如兰州位于黄河谷地、太原位于汾河谷地、西安位于渭河谷地、西宁位于湟水谷地等。(3)高原地区聚落一般较少,规模较小,但热带地区的高原与平原相比,却存在着气候较为凉爽的优点,故热带地区高原上的城市往往多于平原地区,如巴西的城市主要位于巴西高原上而非亚马孙平原上。考点2自然因素对聚落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河流对聚落(城市)的影响河流对聚落(城市)的选址具有深远的影响,表现在:①提供充足的水源;②方便对外联系及运输;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其中河流的供水和航运功能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可作为重要的交通通道,另一方面能满足聚落(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要。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位类型区位优势城市举例河口处内河航运与海洋运输的转运处。上海、广州、杭州、新奥尔良两条或多条河流汇合处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有多个方向的交通优势。宜宾、重庆、武汉、梧州过河点人流和物流的集聚、转运处。伦敦(泰晤士河)、金边(湄公河)、巴格达(底格里斯河)河运起、止点货物转运、集散地和水陆交通要道。赣州运河两端人流、物流的集聚、转运处。塞得港和苏伊士(苏伊士运河)、巴拿马城和科隆(巴拿马运河)曲流处、河流岛、半岛有利于安全防卫。伯尔尼、巴黎、波士顿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气候对聚落的影响(1)气候适宜的地区,有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自然条件较好,所以农业发达,人口集中,聚落较多,规模大,最终形成众多的城市。(2)气候恶劣的地区,干旱、寒冷、过于湿热等条件,使得这些地区不适于居住,所以经济落后,聚落较少,规模也小。4.其他因素对聚落的影响资源(矿产)、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等因素,对聚落(城市)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近现代的一些城市的发展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考点3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对工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6)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可从节能减排、加强吸收、适应变化、政策管理方面概括,图示如下:1.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考点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类型特点分布问题对策水资源总量丰富,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惊人。①修建水库,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②跨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③节约用水;④防治水污染。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比例不当。东部季风区多耕地,西北内陆多草地,东北、西南多林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森林减少;草场超载。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②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③防止土地资源被污染或破坏。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续表]类型特点分布问题对策森林资源①地区分布不均;②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东北、西南、东南地区。森林遭破坏严重,覆盖率低。①利用时要做到采育结合;②同时要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分布广泛,相对集中。铁矿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四川等地;有色金属南方居多;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①开采时注意不要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破坏;②利用时要充分合理,提高利用率,不浪费;③可合理地进行资源调配。气候资源人类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光照、热量、降水和风等。分布广泛,但其开发需要信息和技术的支持,需要人们综合开发利用。①利用气候资源不能忽视气候灾害;②扬长避短,发挥气候资源的优势,要善于利用气候资源的地区差异和季节差异。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主要能源资源的特点及分布特点分布优点缺点世界我国水能可再生能源,不污染环境,为清洁能源。修水库会淹没田地,须迁移居民。世界水能丰富的国家依次为中国、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中南(长江三峡、珠江上游)和西北(黄河上游)地区。核能能量集中、巨大,地区适应性强;运转费用低,收益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铀矿资源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非。美国核发电量最多,法国核电比重最大。主要有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核电站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续表]特点分布优点缺点世界我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利用前景广阔。能量比较分散;投资大、效率低、占地广、储能难。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美国的西部沙漠、澳大利亚的西部沙漠地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西藏南部一线以西、以北地区。煤炭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和利用难度不大。不可再生能源,输送和使用不方便,灰渣、粉尘多,易污染北半球的亚洲和欧洲、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南非。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分布较丰富。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续表]特点分布优点缺点世界我国石油发热量高,开采、运输、使用方便,属于高质量的能源。非可再生资源;会产生污染。中东波斯湾地区、拉美的委内瑞拉和墨西哥、非洲的利比亚和埃及、俄罗斯、亚洲东部的中国和印尼、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西欧的北海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和新疆。煤层气(以甲烷为主的天然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利用率偏低;若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主要分布在北美、俄罗斯、中亚等地区。主要有西北聚气区、华北聚气区、东北聚气区、华南聚气区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续表]特点分布优点缺点世界我国页岩气(以甲烷为主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开采耗水量大,污染水源。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东和北非、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新疆、重庆、贵州、湖北、湖南、陕西等地。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我国能源问题(1)我国能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影响①浪费严重,能源短缺。②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采煤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③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④农村大量使用薪柴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⑤能源需求增长快,供需矛盾突出。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产生的原因①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②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等所占比重较小。③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④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解决措施①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②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③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1.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危害考点5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气象灾害成因时空分布危害洪涝长时间、大量的降水且排水不畅。我国东部地区等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多发;沿海易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淹没农田、村镇,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干旱长时间无降水或少降水,大气和土壤中严重缺水。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春季(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台风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夏秋季节的西北太平洋等地。强风、暴雨、风暴潮,易造成洪涝灾害。寒潮强冷空气入侵。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北美洲中部等。农作物受冻害,影响交通、通信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思维拓展洪涝灾害成因分析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地质灾害成因分布规律危害地震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破坏建筑、危及生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失。火山喷发灼热的岩浆喷出地表。滑坡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下滑。降水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山区。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泥石流破碎的石块、泥沙随洪流顺坡而下。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危及生命财产。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规律总结自然灾害分布、成因与防御的答题方向1.自然灾害分布2.自然灾害成因分析角度答题方向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节,……季节多发,……季节较少。分析角度答题方向自然原因地形复杂,地壳运动频繁;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气候异常(久旱或持续性降水)。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防灾措施分析角度答题方向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等。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建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B方法帮•素养大提升方法自然资源问题分析方法(以水资源为例)1.影响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因素分析一个地区水资源数量的多少,应主要考虑降水量、蒸发量、流域面积、植被覆盖率、径流量及水系分布,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水资源的相对数量。方法自然资源问题分析方法(以水资源为例)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水资源短缺的成因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应从原因来分析,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措施。而措施主要有开源措施、节流措施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示例1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图1图2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答题思维第(1)题,回答该国的气候特征只需将图2中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即可;而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可从供应量小、需求量大两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该国为新加坡,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措施可以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回答,但回答该题时,一定要密切结合新加坡的实际情况。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信息提取材料信息:“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说明生产、生活对淡水的需求量大。“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说明储存淡水条件差。“经济发达”说明可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淡水不足问题。图中信息:图1中“经纬度”说明该国为新加坡,邻国为马来西亚。图2中分析降水、气温资料,确定该国气候特征。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的需求量大。(2)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②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任答一点即可)答题反思本题以岛屿这个特殊区域为背景,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认识到尽管该岛屿处于热带,降水丰富,但由于面积狭小,储存淡水条件差,导致淡水不足。C考法帮•考向全扫描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向2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本单元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考命题的侧重点,试题多以某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为背景,考查区域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某地理环境中具体地理要素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考情揭秘示例2[2016全国卷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考向1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命题立意本题以气候变暖、冻害加剧这一矛盾的地理现象切入,要求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地理过程分析能力,考查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题思维(1)(2)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答案(1)C(2)D(3)C答题反思试题材料新颖,材料中的前提条件对解题至关重要,而且材料文字逻辑缜密,蕴藏着各种因果联系。倘若将第(3)题放在第(1)题的位置,有利于找到解题的切入点“雪期短,导致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加剧”,从而有利于把雪期短、积雪薄与冻害加剧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可以找到第(1)(2)题的解答思路,从某种程度上可以降低试题的难度。这也启示我们,在解答题组时,要尽可能地浏览所有设问,如果逻辑条件允许,可以先解答后面的设问,再完成前面的设问。示例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考向2自然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命题立意本题以海冰资源为研究对象,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海冰资源的形成、分布、开发条件等,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题思维(1)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3)地理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答案(1)B(2)A(3)C答题反思解答第(1)题时,大多数考生能判断出影响海冰厚度的因素是气温,但是易根据“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的规律错误地认为甲地海冰厚度最大,原因是没有认真分析图中等值线,获取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差异的信息,进而结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知识判断出实质是乙海域海冰厚度最大。


  • 编号:1701029167
  • 分类:计划总结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56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265117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计划总结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