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文档 > 标准规范 > 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

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

收藏

本作品内容为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格式为 doc ,大小 139264 KB ,页数为 29页

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


('附件:广东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一、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二、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三、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四、住院病历书写应当使用蓝黑墨水、碳素墨水、门(急)诊病历和需复写的资料可以使用蓝或黑色油水的圆珠笔。五、病历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但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书写,译名应以《英汉医学词汇》(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和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的名称为准。药名一律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书写,不能用代替性符号或缩写,一种药名不能中英文混写。度量衡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例如m(米)、cn、(厘米)、mm(毫米)、um(微米)、1(升)、ml(毫升)、ks(千克)、g(克)、mg(毫克)、ug(微克)等。六、病历书写文字要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书写时的笔墨双线划在错字上,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七、病历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医务人员签名。实习医务人员、试用期医务人员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医务人员审阅、修改并签名。进修医务人员应当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病历。八、出现在病历上的各级医师职称要以医院的正式聘任为准,上级医务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医务人员书写病历的责任。修改时一律用红色墨水笔并在最后注明修改日期,签署全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具体要求如下:(一)实习医师书写的完整病历,经其上级医师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作认真修改签字,每页修改3处以上的要实习医师重抄后再签名(如仅供教学资料使用,可不归档保存)。(二)主治医师应及时审阅进修医师和住院医师书写的各项记录,每页修改5处以上或字迹潦草不可辨认的应令其重抄后才签名。(三)入院记录、首次病程首记、申请会诊记录、转科记录、抢救记录、死亡记录、出院(死亡)小结、死亡病例讨论等重要记录应有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签名。(四)正、副主任医师要经常督促检查病案质量,并对与自己有关记录亲自修改并签名。(五)上级护理人员要及时审查和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九、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十、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关系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的负责人签字。因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不宜向患者说明情况的,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患者近亲属,由患者近亲属签署同意书,并及时记录。患者无近亲属的或者患者近亲属无法签署同意书的,由患者的法定代理人或者关系人签署同意书。十一、诊断名称应确切、分清主次、顺序排列,主要疾病列于最前,并发症列于主要疾病之后,伴随疾病排列在最后。诊断除疾病名称外,还应尽可能包括病因,疾病解剖部位和功能的诊断。对病史清楚、体征明确或已做过特殊检查、诊断依据充分者,可直接写“诊断”,不能明确的可写“初步诊断”,记录在人院记录的右下方,如经过多方检查,诊断有误可用“修正诊断”或“最后诊断”等,它们是出院时的结论性诊断,内容应与出院小结和住院病历首页相同。十二、使用规范汉字,简体字、异体字按《新华字典》(1992年重排本)为准,杜绝错别字。词句中数字可使用汉字,双位数以上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十三、住院医师应在病人人院后24小时内完成住院志。十四、各种记录结束时应签全名并清楚易认。十五、凡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的过去史中注明过敏药物的名称。十六、人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病人(包括死亡者)不能随意取消住院号,但可不书写人院记录,而应详细书写24小时人出院(死亡)记录。病人未办人院手续在送病房途中或病房、手术室死亡,接诊或参加现场抢救的医务人员应参照上述要求在门诊或急诊病历上书写记录,病人当门诊或急诊死亡统计。十七、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手术护理记录按有关要求书写。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整体护理的相关记录。十八、各种专项记录(如麻醉、内窥镜、导管操作及各种影像检查等)均应按各专业要求书写。十九、检查报告分常规、生化(包括免疫、细菌学等化验检查)、技诊检查等三大类粘贴,要求按日期顺序呈叠瓦状粘贴整齐。二十、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方式书写,急诊、抢救要写时间,时间以24小时表示如2002年3月4日下午5时30分写成2003-3-4-17:30。二十一、各种表格内容应逐项认真填写,每张记录纸均须完整填写楣栏如病人姓名、住院号、科别、床号、页码。二十二、各医院病历应有统一规格,使用表格式的专科病历可以参照附录1的“表格式病历”进行设计。实习医生以及临床工作不满三年的医生不能使用表格病历。病历纸规格大小,以国家档案管理规定和要求为准。二十三、不能单独用电脑打印住院志、手术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等。第二章门(急)诊病历一、门(急)诊病历内容包括门诊病历首页(门诊手册封面)、病历记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等。二、门(急)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记录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简炼、字迹清楚。主诊医师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发现法定传染病除在病历上注明外,必须按规定报告,药物过敏史必须填写在病历封面。三、门诊病人收住院时需由经治医师填写住院通知书。四、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病程记录。五、门(急)诊病历记录分为初诊病历记录和复诊病历记录。(一)初诊病历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1、封面: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职业或年龄、工作单位住址和药物过敏史)。2、内容:(1)首诊日期:年、月、日,急诊要注明时、分(年、月、日、时、分)。(2)就诊科别:(3)主诉: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的时间。(4)病史:本次疾病的起病日期和主要症状,简要发病经过和就诊前诊治情况及与本次疾病有关的过去史。(5)体检:①一般情况:急诊病人常规测量T、P、R、BP,一般患者根据病情需要重点选择。②阳性体征及有助于本病鉴别诊断的阴性体征。③辅助检查结果。(6)诊断:诊断或初步诊断。(7)处理意见:①应记录使用的药品名称及使用方法。②记录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项目。③会诊、抢救、特殊治疗、手术及操作、转科、转院记录。④记录假单给假时间,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间。(8)签名:经治医师签全名。(9)门诊手术记录参照第四章的“手术记录”书写。(二)复诊病历记录内容及要求:1、日期:年、月、日。急诊注明时分。2、上次诊治后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3、体检:重点记录原来阳性体征的变化和新发现阳性体征。4、补充的实验室或其他特殊检查。5、诊断:对上次已确诊的患者,如无变更,可不再写诊断;否则要再次明确诊断或写修正诊断。6、处理、签名与初诊病历书写要求相同。(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1、书写细则按一般门诊病历要求。2、重点突出本病情变化和处理时间、专科疾病阳性体征和阴性体征。(四)观察室病历书写要求1、按急诊病历书写要求书写。2、每次诊察应有日期、病情记录、医嘱、执行时间及签全名。3、急危病人病情变化、抢救记录、上级医师的指导意见。4、病重、急危患者应记录病情告知情况及患方签名。第三章住院志第一节住院志书写的内容和要求一、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麻醉记录单、手术及手术护理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出院记录(或死亡记录)、病程记录(含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二、住院病案首页书写要求及内容(见第七章)三、住院志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治医师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获得有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归纳分析书写而成的记录。住院志的书写形式分为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24小时内人出院记录、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入院记录、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人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一)入院记录的要求及内容:姓名:出生地:性别:民族:年龄:入院日期:婚姻状况:记录日期:职业:病史陈述者:主诉:是指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现病史:是指患者本次疾病的发生、演变、诊疗等全过程的详细情况,应当按时间顺序书写,其主要内容包括:起病诱因;发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伴随症状;发病后诊治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等一般情况的变化以及与鉴别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资料。.其他疾病情况与本次疾病虽无紧密关系,但仍需治疗的,可在现病史另起一段予以记录。既往史:既往史是指患者过去的健康和疾病情况。内容包括既往一般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药物过敏史等。个人史及婚育史:出生地及居留地,生活情况与习惯,如有烟酒嗜好者应注明程度,特殊嗜好如食鱼生史,劳动职业:必要时说明工作环境与条件。婚否,配偶健康情况,死亡原因。月经及婚姻史:初潮年龄、经期日数、经期间隔日数、末次月经时间(或闭经年龄),月经量、颜色,有无血块、痛经、白带等情况。生育情况按下列顺序书写:足月分娩数—早产数—流产或人工流产数—存活数。家族史:父母兄妹及子女的健康情况,死亡原因,应注意描述家族中两系三代有无遗传性、免疫性和精神性疾病。体格检查按系统循序进行书写,内容包括:1、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2、一般情况:发育(正常、异常),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体型(肥胖或消瘦,如体型异常者应测身高及体重),体位和姿势(自动、被动、强迫),面容与表情(安静、焦虑、痛苦、急慢性病容),面色(红润、晦暗等),意识状态(意识清楚、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姿势步态(正常或有异常姿势与步态等)语调与语态情况(清晰否、流利、吟诗样、失语),精神状态;对检查是否合作,回答是否切题,是否有恶病质。3、皮肤、粘膜:色泽(正常、潮红、发绀、黄染),温度、湿度、是否有脱水、多汗、皮疹、(出血点或丘斑疹),有无疤痕、粘膜溃疡、皮下结节或肿块、瘘管、血管症、蜘蛛痣、色素沉着等,并明确记述其部位、大小及程度。体毛、生长分布(正常、多毛、稀疏、脱落(部位),必要时查皮肤划痕反应。4、全身浅表淋巴结:全身及局部表浅淋巴结有无肿大,如有肿大应注明部位、数量、大小、硬度、活动度、粘连、压痛、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痛,瘘管或疤痕。5、头部及其器官:头颅:大小、形状、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眼:眼眉(有无脱落)、睫毛(倒睫)、眼睑(水肿、下垂)、眼球(活动情况,震颤、斜视)、结膜(充血、水肿、苍白、出血、滤泡)、巩膜(黄染)、角膜(混浊、溃疡瘢痕、反射),瞳孔(大小、形态、两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情况)。耳:耳廓(正常、畸形、耳鼻瘘管)外耳道是否通畅,有无分泌物,乳突有无压痛,听力情况。鼻:有无畸形、鼻翼扇动、阻塞、分泌物、出血、付鼻窦有无压痛及嗅觉情况。口腔:口腔有无特殊气味,口唇(畸形、颜色、疱疹、皲裂、溃疡、色素沉着)、牙齿(龋齿、缺齿、义齿、残根,并注明其位置)、牙龈(色泽、肿胀、溢脓、出血、铅线、萎缩)、舌(形态、舌质、舌苔、溃疡、运动、舌肌萎缩和震颤、伸舌居中或偏斜)、口腔粘膜(颜色、有无斑疹、出血、溃疡及腮腺导管口情况)。咽部及扁桃体:咽部有无充血、红肿、分泌物、反射,有无腺样体增生等,软腭运动情况、悬壅垂是否居中。吞咽有无呛咳。扁桃体大小及有无充血和分泌物、假膜。喉:发音是否清晰,有无沙哑、喘鸣、失音。6、颈部:是否对称,有无抵抗、强直、压痛、肿块,活动是否受限。颈动脉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有无怒张,有无肝颈静脉回流征。气管位置是否居中。甲状腺(大小、如有肿大应描述其形态、硬度、压痛,有无结节、震颤及血管杂音等)。7、胸部:胸廓:(是否对称,有无畸形,局部隆起、凹陷、异常搏动、胸壁有无压痛、水肿、皮下气肿、肿块或静脉有无曲张及回流方向异常)。肋间隙(增宽、变窄、隆起或凹陷)、乳房(是否对称、是否有红肿、桔皮样外观、压痛、肿块乳头分泌物等)。肺部:视诊:呼吸频率、节律(两侧是否对称)。触诊:胸廓扩张度、语颤、摩擦音、皮下气肿。叩诊: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异常者应注明部位)。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听诊:呼吸音的性质(肺泡音、支气管肺泡音、支气管性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呼吸音强度(减低、增强、消失)、干湿性锣音、语音传导、胸膜摩擦音。心脏:视诊:心前区是否有异常搏动、隆起及凹陷,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强度。触诊:心尖搏动的性质及位置、强弱和范围,有无震颤或心包摩擦感。叩诊:心脏左右浊音界,可用左、右第二、三、四、五肋间隙距正中线的距离(厘米)表示,如下表所示:-----------------------------------右肋间左-----------------------------------ⅡⅢⅣⅤ-----------------------------------锁骨中线距前正中线_____厘米。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性质、分裂、P2与A2的比较、额外心音、奔马律等)。杂音(部位、性质、时期、传导方向、强度与运动呼吸的关系),心包摩擦音。血管:桡动脉脉率、节律、强度、动脉壁、硬度、紧张度、奇脉、水冲脉、交替脉、脉搏短绌。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征、射枪音、动脉异常搏动。血压:右上肢收缩压、舒张压、必要时双上肢或下肢对比。8、腹部:(1)视诊:外形是否对称、膨隆、凹陷、呼吸运动、皮疹、色素、条纹、疤痕、体毛、脐疝、静脉曲张与血流方向、胃肠蠕动波,腹围测量(有腹水或腹部包块时),必要时测剑脐线、脐耻线。(2)触诊: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反跳痛(压痛部位其程度)、波动感、振水音、包块(部位、大小、形状、软硬度、压痛、移动度)。①肝脏:大小(肋下、剑下)、质地(质软、中等、质硬)、边缘钝或锐、压痛、表面光滑与否、有无结节、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区摩擦感、肝震颤。②胆囊:可否触及(大小、形态、压痛)莫非氏征(murphg)。③脾脏:可否触及大小(肋缘下____厘米)、硬度、压痛、表面光滑度及边缘钝或锐,如明显增大,以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表示。或分为轻度、中度、高度肿大。④肾脏:大小、形状、硬度、压痛、移动度,输尿管压痛点。⑤膀胱:充盈者记其上界。(3)叩诊:鼓音,肝、脾浊音界,肝区叩击痛,有无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4)听诊:肠鸣音(正常、增强、减弱、消失);有无气过水声、血管杂音,部位及性质等。9、生殖器:(1)男性:阴毛分布、阴茎发育有无畸形,包皮、睾丸、附睾及精索有无异常,有无鞘膜积液。(2)女性:阴毛分布、外阴发育、阴道分泌物。10、直肠肛门:有无肛裂、痔疮、脱肛、肛瘘、溃疡、赘生物等,必要时进行直肠指检(狭窄、包块、压痛、前列腺肿大及压痛)。11、脊柱:有无畸形,如侧凸、前凸、后凸、有无强直、叩压痛,运动度是否受限、脊柱两侧肌肉有无紧张、压痛、叩击痛。12、四肢:有无畸形,杵状指(趾)、静脉曲张、动脉搏动(足背、胫后、胭窝)、骨折,关节(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强直、畸形)、水肿、肌肉萎缩、肢体瘫痪、肌张力。13、神经系统:重点查神经反射:角膜反射(cornealreflex),腹壁反射(abdomenalwallreflex),提睾反射(cremastericreflex),跖反射(plantarreflex),肱二头肌反射(bicepsreflex),肱三头肌反射(tricepsreflex),膝反射(Kneejerk),跟腱反射(achillesjerk),病理反射,如巴彬斯基征(BabinskiFreflex征),弹指反射(Hoffmann征),脑膜刺激征,必要时做运动感觉及其他特殊检查。14、专科情况:应根据专科需要记录专科特殊情况。辅助检查:辅助检查是指人院前所作的与本次疾病相关的主要检查及其结果(重要的化验、X线、心电图及其它有关检查),应当写明检查日期,如系在其他医疗机构所作检查,应当写明该机构名称。诊断:诊断、初步诊断是指经治医师根据患者人院时情况,综合分析所作出的诊断。如诊断、初步诊断为多项时,应当主次分明。诊断:①主要诊断;②其他诊断。签名:主治医师/主院医师附:入院记录示范如下入院记录姓名:李XX出生地:广州市性别:女民族:汉年龄:54岁入院日期:2002年4月2日10:50婚姻状况:丧偶记录日期:2002年4月2日15:30分职业:家庭妇女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主诉:反复咳嗽咯痰5年,伴咯血3年。现病史:患者自1997年初因感冒发热后出现咳嗽咯黄色脓痰,症状反复出现,痰量逐渐增多,每日痰量约50~150ml,无臭,清晨起床及晚上躺下时较多。上述症状于冬春季以及天气转凉时易出现且往往伴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6℃之间,但平时无潮热盗汗,应用“先锋Ⅳ”,“止咳药水”后(剂量不详),咳嗽咯痰症状可控制,1999年9月1日又因受凉而发生咳嗽咯痰,病后次日突然咯血数口,色鲜红,当时无发热及胸痛,以后每次咳嗽咯痰发作时往往咯血,量多少不定,约5—10ml,每次发病应用“先锋Ⅳ”、“止血药”等治疗后逐渐缓解。2002年3月31日(入院前两天)受雨淋后又出现发热咳嗽,先后咯血三次,每次量50ml而由门诊收入院,病者一向较消瘦,病后胃纳尚可,大小便正常。既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过去无咳嗽气促史,无患肝炎、伤寒等传染病、无牙龈出血、鼻衄、便血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生长在广州,未到过血吸虫流行区,无烟酒嗜好,亦无接触化学药品及刺激性气体史。24岁结婚,丈夫生前体健,去年死于车祸。3-4月经生育史:月经15-----02.3.25,育有一子25家族史:家庭成员中无高血压、肿瘤、结核等发病情况。体格检查T38℃,P88次/分,R24次/分,BPl20/75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慢性病容,较消瘦,自动体位,能平卧、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唇轻度紫绀,双颌下可触及二粒黄豆大淋巴结,无压痛,质软,余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对称,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鼻腔及外耳道无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扁桃腺不肿大。颈软,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桶形,呼吸稍促,肋间隙增宽,语颤对称性减弱,两肺叩诊过清音,左肺下界锁骨中线第6肋间,右肺下界锁骨中线第5肋间,双肺下界于腋中线第9肋间,肩胛线上第十肋间,呼吸音减弱,双后下肺可闻少许湿性罗音,心尖博动不明显,心左界于左锁骨中线内第2厘米肋间,心率88次/分,心律整,心音远,未闻病理性杂音,腹壁静脉无怒张,腹平软无压痛,肝于右锁骨中线肋下3厘米,质中等硬,无压痛,肝上界于右锁骨中线上第五肋间,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压痛,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正常,下肢无浮肿,生殖器及肛门未查。膝反射存在,无病理神经反射。辅助检查:2002年4月1日门诊胸片意见:①左下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②肺气肿。诊断:①左下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及咯血;②阻塞性肺气肿。签名:XXX/XXX(二)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再次或多次入院记录是指患者因同一种疾病再次或多次住人同一医疗机构时书写的记录。要求及内容基本同入院记录。书写特点:1、主诉:本次入院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2、现病史:首先对本次住院前历次有关住院诊疗经过进行小结,然后再书写本次入院的现病史。3、其他病史:可参见原病案。4、其它记录要求同入院记录。(三)24小时内入出院(死亡)记录书写内容及要求对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或死亡)的患者,其记录内容及要求如下:书写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入院时间、出院时间、主诉、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抢救经过)、出院情况、出院诊断、出院医嘱、医师签名、死亡患者加写死亡时间、死亡原因、死亡诊断。1、由经治的住院医师在患者出院(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2、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应在患者出院(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审查签名;3、24小时内出院(死亡)患者可免写首次病情记录和出院小结;4、可用表格式病历记录(参考附录1):第二节各专科住院志书写的重点呼吸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书写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起病的缓急、相关因素。(二)咳嗽:性质及发生的时间,气候变化对症状的影响,体位改变与咳嗽、咳痰的关系,持续的时间。(三)咳痰:性质、量、粘稠度、颜色及气味。(四)喘息:程度、发作时间、能否自行缓解。(五)咯血:量和颜色。(六)呼吸困难:性质、程度及出现的时间。(七)胸痛:部位、性质,与呼吸、咳嗽和体位的关系。(八)有无畏寒、发热(程度、时间)、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二、过去史、个人史:有无吸烟嗜好(数量、时间),过敏性疾病,结核病接触史和有害粉尘吸入史。三、专科检查:(一)神志状态,体位,有无鼻翼扇动,紫绀。(二)皮肤有无皮下结节及红斑,浅表淋巴结尤其是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有无压痛和粘连,有无杵状指(趾)。(三)气管的位置,有无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颈部软组织有无肿胀及皮肤捻发感。(四)胸廓的检查、肺及心脏的四诊检查。(五)有无肝脾肿大及下肢有无水肿。消化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书写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食欲情况,有无吞咽困难(发生及持续时间、对流汁和固体食物咽下的反应、自觉咽下困难的部位和进展速度)。(二)腹痛:部位、性质、发生的时间,有无规律性、周期性和放射性,缓解因素,疼痛与排便、体温、体位、黄疸及情绪的关系。(三)黄疸:发生时间、部位、进展速度,有无皮肤搔痒,大小便颜色以及与腹痛发热、体重的关系。(四)恶心、呕吐:发生的时间、诱因、程度、与进食的关系以及与其它症状或体征的关系,如眩晕、头痛,·腹痛,尿黄等;呕吐物的质量、数量、颜色和气味。(五)呕血和便血:数量、颜色,有无伴发全身症状,并注意便血与粪便的关系。(六)腹部肿块:发现时间、持续性或间断性,部位、质地、形状、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及活动性。(七)大便:次数、性质、颜色和气味,有无里急后重。(八)有无发热、体重减轻等。二、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有无邢V感染、血吸虫病、肝胆疾病、腹部手术及术后情况、饮酒情况。三、专科检查:(一)皮肤、粘膜:有无黄染、色素沉着,有无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肝掌等肝病周围血管征和腹壁浅表静脉曲张。(二)有无腮腺、甲状腺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有无男子乳房发育。(三)详细描述腹部的体格检查情况。神经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首先症状,起病急缓和病程的长短。(二)头痛:可能的原因、部位、性质、时间、规律,程度、伴发症状以及头痛加剧或减轻的因素等。(三)部位、性质规律、分布,引起发作加剧的原因,对各种治疗的结果。(四)觉障碍:性质(感觉减退、缺失、过敏、过度等)、范围、发展过程、及感觉异常(麻木、痒/冷热感、针刺感/电击感、束带感/沉重感等)。(五)抽搐:起病年龄、有无先兆、发作过程、规律,伴发及发作后症状,病程经过。(六)瘫痪:起病缓急、部位、肌张力的改变,伴发症状。(七)眩晕:有无诱因、性质(有无自身旋转/移动或外界旋转/移动感),时间、伴发的症状、病程经过。(八)认知损害:相关病史、发展过程、特点、伴发症状。(九)其它症状包括视力障碍(视力减退、失明、复视、眼震)、语言障碍(失语、构音障碍)、睡眠障碍(嗜睡、失眠、梦游)、精神障碍(抑郁、焦虑、紧张)。二、过去史:有无(流行病、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感染史,慢性支气管炎、心血管病、代谢及内分泌疾病等内科疾病、恶性肿瘤、外伤、手术史,过敏、中毒史。三、个人史:嗜好,饮食习惯,职业及工作性质,社会环境,性功能及月经情况,儿童应注意询问出生产经过,身体和智力的发育情况。四、家族史:突出遗传病史,对各种遗传性疾病均应详细记录(家系图)。五、体格检查:严格按照表格式住院志书写,应注意有无动脉异常搏动(颞动脉、桡动脉、颈动脉、足背动脉)及血管杂音(如颈部等)。心血管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书写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胸痛:开始发病的时间、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发作程度、放射部位、与活动及体位的关系,引起疼痛的诱因及缓解方法。(二)心悸:诱因及时间。(三)呼吸困难:诱因、发作时间、有无端坐呼吸、是否伴有咳嗽与咯血。(四)水肿:开始出现的部位及发展顺序,是否伴有尿量(包括夜尿量)的改变,有无腹胀,肝区疼痛和消化不良。(五)有无头晕、晕厥或间歇性跛行等。(六)近期用药情况,特别是强心甙类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用药的时间。(七)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情况。二、专科检查:(一)体重、体位、神志状态、血压(必要时应测四肢血压),卧位血压与坐位血压有无区别。(二)有无鼻翼扇动、紫绀、颈动脉异常搏动或血管杂音、颈静脉搏动或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等。(三)详细地描述心胸四诊的情况。(四)末梢动脉搏动情况、有无脉搏短绌、奇脉和周围血管体征。(五)有无肝大,腹部血管杂音。(六)有无四肢关节红肿、强直及杵状指(趾),皮肤有无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血液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书写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有无疲乏、无力、头晕、头痛、眼花,视力障碍、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气促、食欲减退、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关节肿痛、便血和血尿。(二)有无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和鼻衄,睡眠后有无酱油色或葡萄酒色尿。(三)有无畏寒、发热、骨骼疼痛和体重下降。(四)有无食用蚕豆或应用氧化性药物、镇痛解热药、磺胺、氯霉素、苯制剂、抗癫痫药、氨基比林、抗甲状腺药物,抗代谢药、细胞毒药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有无输血史、过去化疗情况及工作、生活环境。(五)化疗病人需写明蒽环类化疗药物的累计剂量。二、过去史、个人史:有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和近期患病毒性肝炎史,有无组织、器官自发性或轻微创伤后出血史,有无诱发DIC的疾病,结缔组织病和肿瘤。三、家族史:有无出血性及溶血性等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四、专科检查:(一)皮肤粘膜有无苍白、出疹、结节、溃疡和黄疸,毛发色泽,舌与指甲的改变。(二)有无皮肤瘀点、紫癜、瘀斑,齿龈、口腔、鼻粘膜、关节、眼结膜等器官有无出血、眼巩膜有无黄染。(三)皮肤、口腔、咽峡、直肠或肛门等部位有无坏死性溃疡、脓肿及其他感染灶。(四)有无浅表淋巴结和肝、脾肿大,有无胸骨及其他骨骼压痛及肿块。(五)有无特殊面容及血栓性静脉炎。肾内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书写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浮肿:出现的时间、部位及发展顺序。(二)腰痛或膀胱区疼痛:程度、性质、放射部位及其他症状的关系。(三)血尿:镜下或肉眼血尿,全程血尿或存在于某一段,伴随症状或持续时间等。(四)有无尿量异常、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五)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六)既往用药情况: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药物的种类、剂型、剂量、疗程、疗效等。二、过去史:重点在有无应用肾毒性药物史和毒物接触史。三、家族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和遗传性肾脏病史。四、专科检查:(一)一般情况:身高、体重、血压(注明体位、必要时测四肢血压)。(二)皮肤:色泽、有无浮肿、皮疹、色素沉着、尿霜、瘙痒、出血点、紫绀。(三)头颈部:有无颜面水肿、眼睑浮肿、角膜、结膜、巩膜、视力、听力情况、耳廓有无尿酸结节,呼出气味。(四)腹部:肾脏大小(双手合诊),有无包块、触痛、肋脊角叩压痛、沿输尿管径路体表投影区压痛点、耻骨上区压痛,血管性杂音的部位、性质和传导性。(五)其他:有无尿酸结节,关节畸形、肿胀、压痛、积液,雷诺氏征,指甲畸形,骨骼压痛等。代谢与内分泌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及内容与住院志相同。本专科的重点:一、现病史(一)有无畏寒、怕热、无力、多汗、易激动、心悸、消瘦、食欲异常、烦躁、多尿、毛发异常、过胖、四肢感觉异常、肢体及关节疼痛。(二)有无头痛、视力障碍和偏盲。(三)有无震颤、痉挛,有无性格、智力、第二性征、性器官发育异常及性功能改变。二、过去史:有无产后大出血等病史。三、专科检查:(一)身高、体重、血压、毛发分布、有无特殊面容、体型。(二)皮肤有无黄色瘤、痛风结石、紫纹、溃疡、皮肤粘膜有无色素沉着等。(三)甲状腺是否肿大(甲状腺肿大分三度),有无结节、震颤、压痛和血管杂音。(四)有无甲亢眼征、结膜充血、以及晶体混浊等。(五)乳头有无溢液。(六)第二性征状况,外生殖器发育有无异常。(七)脊柱、肢体骨骼及关节有无畸形。急性中毒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毒物的种类、中毒的途径和时间,是否经过相应处理。(二)发病时间和经过:有无谵妄、昏迷、震颤、痉挛、腹痛、呕吐(呕吐物的性质、气味)、腹泻、上呼吸道刺激和喉头水肿症状,有无流涎、尿色异常、视力改变、耳鸣、耳聋等,患者衣服有无药渍及气味。(三)生产过程中中毒者应重点了解毒物接触史,包括有关毒物生产、包装、搬运、保管、使用或其它方式的接触等。(四)不明原因中毒者应详细询问有无进食某种食物,食物的质量以及有无可能被毒物污染,是否集体发病;有无使用某种药物,药物剂量和用法;中毒前后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中毒现场有无可疑毒物容器及残留物等。二、专科检查:(一)神志及精神状况,有无特殊表情及表现。(二)皮肤及口唇的颜色,有无药渍或药味,有无注射痕迹,有无肌肉抽搐或痉挛,有无皮肤出汗或脱水,体表温度。(三)血压,瞳孔大小及反应。(四)呼吸频率、节律、气味、肺部有无湿锣音、哮鸣音、心律和心率。传染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病史:(一)发病的诱因、时间,症状出现的顺序,发热及热型的变化,发热与皮疹、头痛、脉搏、腹痛、黄疸、休克等的关系。发热有无伴畏寒、寒战、出汗等。(二)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特点、顺序与消退的情况。(三)有否咳嗽、气促、咯痰、咯血、胸闷等。(四)有否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及黄疸或呕血、便血等。(五)有否少尿、无尿及血尿、酱油样尿或浓茶样尿。(六)有否腰痛、肌肉疼痛,四肢水肿的情况等。(七)有否神志的改变。二、流行病学史及家族史:如不洁饮食、输血、野外作业、狗咬史、近期疫区旅居史、疫水接触史及传染病患者接触史等。当地流行病的情况。家族有否类似疾病、带菌或HBsAg携带者等。三、专科检查:(一)一般情况:面容、表情、神志。(二)皮肤、粘摸:注意皮疹、出血、黄染、皮下结节、蜘蛛痣、溃疡及焦痂的部位及特点。(三)淋巴结的情况。(四)头部:眼睑(水肿)、结膜(充血、水肿、出血、苍白)、巩膜(黄染)、瞳孔、口腔粘膜(柯氏斑)、腮腺导管、有无假膜等。(五)颈软硬度,有否颈静脉怒张等。(六)注意检查本传染病对各系统器官损害体征的描述。(七)神经系统:生理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及扑翼性震颤等检查。基本外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外科感染:发病日期,感染部位,病因或诱因(有无外伤、过度劳累、长期营养不良、糖尿病、尿毒症、晚期癌肿、长期应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化疗和放疗等);有无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有无寒战、发热、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二)损伤:受伤的时间和地点、致伤的原因、性质、暴力大小,受伤时的姿势,着力点和作用方向,致伤物的种类和性质等;有无躯体被挤压的情况,有无疼痛、肿胀、伤口出血(性质和量)及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有无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呕吐及排尿异常等全身症状。受伤后的治疗经过和效果。(三)烧伤:烧伤的原因、经过和接触时间,受伤时的环境、衣着和灭火方法,有无大出血、窒息、开放性气胸等合并伤和域中毒;现场急救措施,后送时间,工具及途中处理情况;入院前补液、创面处理、用药情况和患者的意识、血压、脉搏、呼吸变化及尿量等。电灼伤还应该询问电流的强度和性质(交流或直流、频率)、接触的部位和时间,“出口”的部位,有无头晕、心悸、意识丧失及其持续时间,有无骨折、脱位或其他复合伤。(四)甲状腺疾病:肿块的发现日期,大小变化,近来增长速度。有无疼痛和声音嘶哑,呼吸不畅,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有无发热、心悸、多汗、激动、消瘦、食欲异常、手颤、怕热、月经异常等。(五)乳腺疾病:肿块的发现日期,生长速度,有无肿痛和发热;乳头有无溢液、出血及其性状和量,乳房的症状与月经的关系,有无服用避孕药和其他雌激素药物史,及其与乳房肿块的关系,有无肝脏和睾丸疾病史;有无盗汗、消瘦现象,患病后的检查和治疗的情况。二、体格检查:(一)感染、损伤、烧伤患者应详细记录四肢末梢的颜色、温度及循环状况(二)外科感染:感染部位有无肿块、发红及其范围大小边界是否清楚,有无压痛、波动,有无淋巴结肿大和肢体功能障碍。感染伤口有无脓性分泌物,其性质和气味如何,伤口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周围皮肤颜色,有无捻发感;区域淋巴结有无肿大和压痛;有无全身感染的其他临床表现。(三)损伤:部位、伤口形状、大小、深度和污染程度、伤口裸露组织的活力,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异物存留,伤口周围组织有无瘀血、水肿和皮下积气,受伤肢体的功能和血液循环情况,伤后是否经过急救、清创等处理。(四)烧伤:面积和深度(绘图示之)、有无头面、五官、呼吸道、消化道、手、足、会阴和骨关节等特殊部位的烧伤。腹部外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对腹部疾患必须鉴别有无外科急腹症存在,包括出血、感染、梗阻、脏器破裂等情况。腹痛发生的时间、诱因、疼痛的部位、性质(阵发性或持续性、钝痛、锐痛、绞痛、放射痛)、程度和缓解因素,有无转移性疼痛及放射痛,有无呕吐及其与疼痛的关系,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和气味,有无食欲不振、恶心、嗳气、反酸、腹胀、腹泻、便秘、黄疸、排尿异常、血尿等,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疼痛与月经的关系。(二)呕血和便血:颜色、性状、数量、有无伴发全身症状。(三)肿块:发现时间,持续存在或间歇出现,部位、质地、形状,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及移动性,有无其他伴发症状(消瘦、乏力、贫血、发热、腹痛、黄疸、排尿异常、血尿、便血、便秘和阴道出血等)。二、体格检查(一)腹部的四诊(视、触、叩、听)检查。(二)腹部肿块:部位、质地、表面情况,大小、边界是否清楚,有无移动性,压痛和搏动,与邻近脏器的关系。(三)肛门指诊:注明体位并以时钟定位法记录病变位置和状况,注意指套上有无染血等。神经外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颅脑损伤:损伤的时间、性质、机理(加速、减速、挤压、传导、爆震),头部着力部位,有无原发或再发昏迷及持续时间,有无中间清醒期(意识好转期)及其持续时间,有无抽搐,呼吸困难,呕吐(次数、内容物、量),伴随外伤和处理经过。二、体格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按国际标准((;la~owComaScale,GCS)评定(附后)。轻型:总分为13-15分(伤后意识障碍20分钟内)中型:总分为9-12分(伤后意识障碍20分钟-6小时)重型:总分为3-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在6小时以上)GlasgowComaScale(GCS)分型----------------------------------------------------------------睁眼反应记分语言反应记分运动反应记分----------------------------------------------------------------正常睁眼4回答正确5能按吩咐动作6呼唤睁眼3回答错乱4刺痛时能定位5刺痛时睁眼2词句不清3刺痛时躲避4----------------------------------------------------------------无反应1只能发音2刺痛时肢体屈曲3(去皮层强直)无反应1刺痛时肢体过伸2(去大脑强直)无反应1----------------------------------------------------------------骨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损伤:损伤情况(时间、地点、致伤种类、受伤时姿势),局部及全身症状,现场救治情况。(二)炎症:发病缓急,发热情况,肿块性质、窦道有无死骨排出以及畸形情况等。(三)有疼痛、跛行、畸形、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或丧失者,要详细记载其特点,演变过程、治疗经过和效果。二、过去史:有无肺结核、淋巴结核等病史。三、专科检查(一)视诊:病变部位的肿胀、肿块、畸形、皮肤色泽、肉芽、创面瘘道、瘢痕、皮下静脉等,患肢的姿势、步态和活动情况。(二)触诊:压痛点及其范围,有无放射痛,肿块(位置、边界、大小、硬度、波动、光滑度、活动度、深度、与骨关节的关系),局部皮肤温度,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等。(三)叩诊:有无纵轴叩击痛(传导痛)。(四)听诊:关节活动时有无异常响声。(五)运动:自主运动与被动活动、静态和动态的检查并需与健侧对比。上肢包括手的功能,下肢包括步态,脊柱包括站立活动。(六)测量测量肢体长度、轴线和周径,两侧对比。测量关节活动度:以关节中立位为0°,以此为起点、测其伸、屈、外展、内收、外旋及内旋等角度。例如髋关节活动度记录如下:0°(伸)、90°(屈)、25°(内收)、30°(外展)。颈椎及腰椎活动的检查:记录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的范围,有无疼痛及部位。颈椎与腰椎活动范围记录如下:颈椎与腰椎活动范围-------------------------------------------------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颈椎45°45°45°60°腰椎45°35°30°45°-------------------------------------------------肌力测定可用6级分类法。感觉消失区测定:一般用断续直线(……)标记触觉的边缘,用锐角线(ⅤⅤⅤⅤ)标记痛觉的边缘,用断续波形线(~~~~)标记温度觉的边缘,用(OOOO)标记深感觉的边缘,用(△△△△)标记位置感觉的边缘。植物神经检查:观察皮肤干燥、出汗、温度、湿度、色泽、角化等。[各部位的检查].(1)肩部:视诊:有无肿胀、“方肩”、“垂肩”、“翼状肩’:畸形和瘘道等。触诊:肩三角位置、压痛点。运动:关节活动范围、杜加氏(Dugas)征、直尺试验、痛弧、撞击试验等。测量:上臂长度测量。(2)肘关节与上臂:视诊:观察提携角,有无肘内翻或肘外翻畸形,有无肿胀、畸形、瘀斑或窦道等。触诊:压痛点、肿块、有无骨摩擦音等。运动:Mill征。测量:关节活动范围,肘后三角与Hueter线。(3)前臂:有无成角畸形,旋转活动角度测定并与对侧对比。(4)腕关节:视诊:“鼻咽’’窝有无肿胀,关节有无肿胀,有无餐叉及剪刀状畸形和腕下垂c触诊:压痛点,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关系。运动和测量:关节运动范围。叩诊:第三掌骨头向近侧叩击有无疼痛。(5)手部:视诊:有无爪形手、平手及其他畸形,有无肿胀、肿块、瘘道、肌肉萎缩等。触诊:压痛点,肿块大小,手触觉和痛觉检查。运动:关节活动范围、手握力检查,桡、尺、正中神经功能检查。血运观察:动脉搏动,肢端血运,动脉压迫试验(AllenSign)等。(6)脊柱:站立位:视诊:生理弧度有无改变,有无后突与侧弯,椎旁两侧有无肌痉挛,脓肿或瘘道,胸廓两侧是否对称、骨盆有无倾斜,有无肿块。双下肢有无肌萎缩、步态。运动:脊柱活动范围,拾物试验。卧位:直腿抬高试验(Laseque氏征);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压颈试验。足背伸试验(Sicad氏征)拇趾背伸试验;髋关节过伸试验;腰骶关节过伸试验;斜板试验;仰位过伸试验亦称床边试验(Gaenslen氏试验)。下肢神经系统检查:感觉、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7)髋关节:视诊:有无潮红、肿胀、瘘道、畸形,下肢短缩、肌肉萎缩等,能行走者须观察步态有无蹒跚,摇摆,跛行等,有无畸形(屈曲、外展、内收、内旋、外旋),腰椎有无代偿性前凸。触诊:压痛点,有无肿块,耻骨下方的内收肌有无痉挛。运动:有无关节强直,测量关节活动范围,并作下列各项试验:滚动试验(诊断急性髋关节炎);“4”字试验(Feber氏征);奥托兰尼(Ortolani)氏试验;髋关节屈伸畸形试验(Shomar氏征);艾利斯(Allis)氏征;特伦德伦伯格(Trendelenburg)氏征;托马斯(Thomas)氏征;奥伯尔(Ober)氏试验。测量:肢体长度测量。测定大转子向上移位的方法有:髂棘线试验(shoemaker氏征);髂坐线试验(Nelaton征);大转子与髂前上棘间的水平距离测定(Bryant三角)。叩诊:捶跟试验。(8)膝关节:视诊:有无膝内翻,膝外翻,屈曲,过伸等畸形,有无潮红、肿胀、积液、肿块及股四头肌萎缩。触诊:关节活动范围,活动时有无摩擦感,作股四头肌抗阻力试验,半蹲试验。髌骨与股骨髁摩擦感、膝交叉韧带推拉试验(即抽屈试验),膝关节过伸试验、膝关节过屈试验、研磨试验、侧方应力试验、膝回旋挤压试验(McMurray氏征),拉克曼([~achman)试验,浮髌试验。(9)小腿:观察下肢的轴线,有无肿块,瘘道和肌肉萎缩。(10)踝部和足:视诊:有无畸形(下垂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和外翻足、仰趾足、高弓足、平底足、拇趾外翻和锤状趾等)。触诊:压痛点,扪摸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运动:关节活动范围(包括距下关节)。泌尿外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血尿:发生时间(持续性、间歇性),血尿程度(血丝、血块、初血尿、全血尿、终未血尿),血尿与疼痛、运动、性生活、药物及全身疾病的关系。(二)脓尿:与排尿的关系,(开始混浊、尿末混浊),有无特殊气味。(三)乳糜尿:与饮食的关系,有无丝虫病病史。(四)疼痛:性质(绞痛、隐痛)、部位、有无放射痛及其它伴随症状。(五)其他:有无尿频(白天、夜间)、尿急、尿痛、尿失禁、尿潴留、尿闭、尿少、尿道分泌物(粘液性、血性、脓性)、有无排结石和性功能异常(早泄、阳萎、性欲减低、不能射精)等病史。二、体格检查:(一)肾脏和肾上腺:扪及肾脏时应注意位置、大小、形状、活动度(与体位的关系)、质地,有无触痛、压痛和叩痛等。按压肾区(或上腹部)的肿块与血压的关系,肾区有无血管杂音。(二)输尿管:体表投影区有无压痛,必要时可通过直肠或阴道检查输尿管下端。(三)膀胱:下腹部叩诊了解膀胱充盈情况。导尿后检查或行膀胱双合诊。如发现肿块,应注意位置、大小、有无触痛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四)外生殖器:阴毛分布状况。阴茎:发育、形状有无畸形,尿道开口位置有无异常。尿道口有无红肿和分泌物,有无包茎、包皮口有无粘连,阴茎海绵体有无触痛、硬结,阴茎头部有无溃疡,新生物等。阴囊:大小、形状,有无窦道、溃疡或象皮肿;阴囊内有无肿物(能否还纳),是否透光,注意肿物硬度、光滑度,有无压痛及与睾丸、附睾和精索的关系。睾丸:位置、大小、形状、硬度、感觉有无异常,是否缺如。附睾:头尾部有无压痛、肿大或结节。精索:有无静脉曲张,精索与输精管是否光滑,有无增粗、结节和触痛。(五)前列腺和精囊:前列腺的大小、硬变,有无结节、压痛、中央沟是否存在,必要时行前列腺按摩查前列腺液,或经会阴,直肠活检。精囊是否触及,有无结节、肿块及压痛。心胸外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食管贲门疾患:发生时间,进食吞咽情况及能进何种饮食,有无胸背痛、呃逆、呕吐、上腹不适、呕血、黑便、消瘦、发热、声嘶、患病后诊疗经过。(二)肺部疾患:咳嗽、咳痰(痰量、性质)、咯血、胸痛、胸闷、气促或呼吸困难、喘呜等山现的时间及经过,行无发热、乏力、体重下降、声嘶、呛咳、吞咽困难及患病后的治疗情况等。(三)胸部外伤:损伤原因、部位、时间、当时情况及救治经过。(四)纵膈疾患:如何被发现,有无胸闷、胸痛、咯血、头晕、四肢乏力、眼睑下垂。(五)心脏疾患:有无心悸、气喘、胸闷、咯血、头晕、昏厥、抽搐、紫绀及蹲踞现象、下肢浮肿、发病后心功能减退情况(以患者日常主要活动强度逐年比较)。二、体格检查血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要测量左、右、上、下肢血压,并注意有无奇脉)、体重、身高、有尤二尖瓣面容。唇(紫绀)、面(浮肿)、颈静脉搏动和充盈情况、肝颈静脉回流、气管偏移情况。淋巴结:颈、锁骨上、腋下、腹股沟部位,注意大小、个数、质地、移动度等。胸部:胸廓正常、扁平、桶状、塌陷畸形、肋间隙的宽窄,呼吸运动时两侧是否对称,有无胸壁肿块(大小、部位)、皮下气肿和侧枝循环。肺、心脏:四诊(视、触、叩、听)检查。肛门:食管、贲门肿瘤应作肛门指检。四肢:有无浮肿、杵状指(趾)、有无枪击音及毛细血管搏动。妇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闭经:时间长短,以往月经情况,有无伴发症状,避孕药或其他激素应用情况。(二)阴道流血:时间,与月经的关系和伴随症状(三)腹痛:发病情况,部位、性质、与月经的关系,伴随症状及以往有无类似发作。(四)腹部包块:部位、大小、生长速度、有无疼痛或压痛,有无对邻近脏器的压迫症状等。(五)有无白带异常。二、婚育史:不孕症患者应询问性生活及丈夫精液检查情况。三、月经史:应详细了解。四、专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肛诊)(一)外阴:发育,已产或未产式,色素,阴毛、阴蒂、前庭大腺、会阴、尿道口,有无赘生物、畸形。(二)阴道:发育,阴道壁张力,粘膜情况,有尤畸形,分泌物,异物及出血(量、色、气味)。(三)宫颈:大小,色泽,有无畸形,表面是否光滑、裂痕、赘生物、糜烂、外翻、宫口闭合情况,质地,有无举痛,有无接触性出血。(四)宫体:大小,位置,形状,质地,有无压痛,活动度。(五)附件:压痛,增厚,肿块:位置、形状、大小、质地、活动度、边界、压痛。子宫骶韧带:有无增粗,有无结节:大小、质地。产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有妊娠的情况,孕次、产次,末次月经时间,特异征兆发生的时间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便秘、白带、水肿、气促、腹部阵痛、阴道流血、胎动、抽搐等。首次产检的时间、内容与地点,孕期有无感冒、发热、服用特殊药物,病毒感染。二、月经、婚姻、过去妊娠及生育史。三、既往史:有无心、肾疾病和高血压病史等。四、围产保健:高危因素及实验室与特殊检查记录。五、家族史:有无遗传性疾病。六、诊断应包括:(一)第胎,第产,周妊娠,单活胎或多活胎,胎方位。(二)妊娠并发症。(三)妊娠合并其它内、外科疾病。(四)其它诊断。七、表格病历各项目均须逐一认真填写,无内容者划“/”号。产时应用产程图监护产程,描绘应正确、完整、及时。儿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个人史:三岁以内婴儿应从以下四方面重点描述。(一)出生史:胎次、产次、孕周、生产方式、接产方式及地点,出生时体重,出生时情况,必要时询问母亲孕期营养及健康情况(婴儿应重点描述,年长儿可以从略),特殊病人更应详细了解。(二)喂养史:喂养方式(母乳、人工、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者询问乳品的种类(奶粉、鲜奶),调配方法,加添辅食品的月份、种类,断奶月份,如为年长儿应询问饮食习惯及现食谱,食欲及大便情况(喂养史在乳幼儿及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者应重点描述,年长儿可以从略)。(三)生长发育史:记录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学龄儿童询问其学习成绩及行为表现。婴幼儿及相关疾病应详细描述,其他患儿可以从略。(四)预防接种史:要记录是否按程序预防接种。·二、既往史:患过何病、时间及治疗效果;了解急、慢性传染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药物及其他过敏史;创伤、手术史、输血史。三、家族史:家庭成员及密切接触者的健康情况(死亡者应询问死亡原因和死亡年龄),有无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及传染病史,父母年龄、职业、健康情况、是否近亲结婚,母亲各次分娩情况,孕期健康状况;生活环境;当地有何地方病、流行病。四、体格检查:重点描述生长发育、营养情况、神志状态。头颅:大小,形状,有无肿块,颅骨、颅缝情况,囟门情况,头发分布,颜色及光泽。脸部:注意特殊面容。五官:注意外耳道分泌物;牙(数目、龋齿);腭(腭裂),咽(充血、分泌物或假膜、吞咽情况)。喉(声音嘶哑、喉喘鸣声),扁桃体(大小、充血程度、分泌物或假膜)。颈部:是否对称、抵抗,有无颈动、静脉异常,气管位置,甲状腺有无肿大。胸廓:形状,对称性,有无畸形(鸡胸,赫氏沟,肋串珠、漏斗胸)、吸气三凹征。肺部:望诊:呼吸运动(两侧对比),呼吸型;触诊:语颤,皮下捻发感;叩诊:用直接扣击法。听诊:呼吸音、胸膜摩擦音。心脏:注意有无先天性心脏。望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的位置。触诊:心尖搏动的性质、位置、震颤、强度。叩诊:心界大小,部位。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强度、分裂、奔马律,杂音,心包摩擦音。腹部:望诊:大小、形状、对称,胃肠蠕动波,脐部情况。触诊:压痛反跳痛、包块、肝脾大小,硬度、触痛、表面光滑度。叩诊:移动性浊音、高度鼓音。听诊:肠鸣音。肛门:畸形、脱垂、肛裂、息肉、痔疮、肛周红肿。·外生殖器:有无畸形;男性:睾丸、阴囊水肿、疝。女性:外阴有无红肿,有无分泌物。脊柱:有无畸形,运动度、压痛。四肢:有无畸形、运动度、肌力、肌张力,关节情况。神经系统:膝腱、跟腱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病理反射(克氏征、巴氏征、布氏征),必要时作运动、感觉及神经系统其他检查。新生儿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详细询问胎次、产次、孕期(周),生产方式(顺产、异常胎位、吸引产、产钳,剖宫产),如为早产应询问原因,出生地点、如不在医院出生应询问接生情况,接生用具(消毒情况),出生时情况(有无窒息及程度:Apgar评分,抢救用药);出生时体重,与本次人院有关的病情经过,伴随症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相关内容,喂养方式(母乳、人工、混合喂养),乳品种类(奶粉、鲜奶);有无呕吐,呕吐物性质;大便情况(胎粪排出时间、性质),小便(量);脐部情况(脱落时间、有无异常)。预防接种情况:乙肝疫苗、卡介苗。新生儿筛查:甲低、G-6PD、PKU、地中海贫血和听力筛查。二、家族史:母亲孕期疾病史及用药情况:分娩过程及有无并发症,总产程(小时),第二产程(小时),破羊水时间,量和性质(清、混浊,有无特殊臭味);胎盘情况。问血型、孕期异常情况。父亲健康情况。三、不必写既往史和个人史。四、体格检查:(一)反应、哭声(有力、弱、尖叫、无)。·(二)注意囟门大小、紧张度、有无隆起或凹陷,头颅有无血肿,头围大小,有无颅骨重叠裂开,颅缝、五官有无异常。(三)婴儿呼吸运动及肺部呼吸音;注意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的位置,心脏有无杂音;脐带是否脱落,脐部干燥情况。(四)神经反射:特有反射:吸吮、觅食、握持、拥抱;肌张力。(五)早产儿或小样儿要进行胎龄评分。耳鼻咽喉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阻塞:间歇性、交替性、持续性、阵发性、进行性、单侧、双侧。(二)鼻音:是闭塞性或开放性?(三)鼻漏:水样、粘液性、粘脓性、脓性、血性。(四)嗅觉障碍: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嗅觉异常(嗅觉过敏、嗅觉倒错、错嗅、幻嗅)。(五)咽痛(鼻源性):部位、时间规律(周期)、疼痛强度(轻、中、重)、疼痛性质(钝痛、灼痛、尖锐痛)、伴随鼻症状。(六)鼻出血:部位(单侧、双侧;前鼻孔流出、口咽部流下)、量、出血速度、性质。(七)咽痛:性质、程度、周期性、自发性或激发性、牵涉部位。(八)咽异常感觉:性质、强度。(九)吞咽困难:程度、与咽痛关系、液体为主或固体为主。(十)声音异常:发音困难(全部或具体某个或某些声母或韵母)、语音含混、音色改变、打鼾(强度;时间规律)、声嘶(时间规律、程度、性质)。(十一)饮食返流:时间规律、程度。(十二)吸气性呼吸困难:程度、与活动、体位相关性。(十三)喉部发出的异常声音:强度。(十四)喉痛:程度、性质。(十五)咯血:有无前驱症状、量和伴随症状、咯血的性质。(十六)耳痛:性质(钝痛、刺痛、抽痛)、强度、触发点。(十七)耳漏:性质(脂性、浆液性、粘液性、水样、脓性、血性)、量、气味、时间规律。(十八)耳聋:程度、听觉过敏、时间规律(突发性、进行性、波动性、持续性)。(十九)耳鸣:性质(高调、低调、机器样、其它特殊声音)、程度、时间规律。(二十)眩晕:性质(旋转感、摇摆感、漂浮感、倾斜感、直线幻动)、与活动、体位关系、伴随症状(植物神经症状、视觉症状、活动障碍)(二十一)颈部肿块:部位、大小、形状、表面、质地、疼痛、进展。(二十二)颈痛:部位、性质、程度、与颈部活动关系、压、触痛。(二十三)颈部瘘管:部位、大小、形状、分泌物、周围皮肤、压痛。二、专科检查(一)眼(部分眼科检查见前庭功能检查、颅神经检查):眼球(突出或凹陷,活动)、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泪道系统(溢泪;溢脓;泪点;泪囊)。(二)耳:耳廓(形态;红肿;牵拉痛和压痛、耳后沟、耳廓周围瘘管)、外耳道(气味、内容物、红肿、压痛、赘生物)、鼓膜(运动、色泽、质地、鼓室积液影)、鼓膜穿孑L(大小、位置、穿孔缘鼓膜情况、鼓室分泌物、鼓室赘生物、鼓室粘膜、鼓室结构)、乳突(红肿、压痛)。(三)面颊部:皮肤(红肿、感觉)、压痛、肿物。(四)鼻:鼻音、外鼻(畸形、压痛、红肿)、鼻前庭(红肿、隆起、赘生物、疖肿、糜烂、皲裂)、鼻甲(大小、色泽、形态、赘生物、对血管收缩剂反应)、鼻道(分泌物、赘生物、中鼻道外侧壁结构畸形)、鼻中隔(偏曲、粘膜情况、穿孔)、后鼻孔。(五)咽部1、鼻咽:粘膜色泽和表面形态、局部隆起、分泌物、赘生物、圆枕、咽鼓管咽口、咽隐窝。2、口咽部:软腭(允血、水肿、溃疡)、腭弓(充血、肿胀、溃疡、隆起、伪膜、赘生物)、扁桃体(大小、充血、肿胀、分泌物、赘生物)、咽后壁(肿胀、淋巴滤泡、溃疡、干燥、干痂)、咽侧索。(六)喉部(包括下咽):下咽腔(粘膜色泽和形态、狭窄、畸形)、分泌物、赘生物、会厌(类型、红肿、畸形、新生物)、梨状窝(对称性、赘生物、积液)、室带(红肿、增厚、赘生物)、声带(运动、闭合、充血、水肿、赘生物)、杓状软骨(运动)表面粘膜情况、赘生物)。(七)颈部: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外形、压痛、活动、活动摩擦音、吞咽活动)、甲状腺(大小、质地、肿物、震颤、吞咽活动)、气管(位置)、颈动脉鞘、颈部淋巴结(部位、数量、大小、硬度、活动度、与周围组织关系、压痛、局部皮肤)。(八)听功能检查:音叉试验(林纳试验、韦伯试验、施瓦巴赫试验、盖莱试验)。(九)前庭功能检查:闭目直立试验、过指试验、行走试验、瘘管试验、眼震。(十)颅神经检查:1、第1对:嗅觉。2、第Ⅱ对:视力、视野、眼底(视乳头、动静脉比例)。3、第Ⅲ、Ⅳ、Ⅵ对:眼睑活动、眼裂、形状、瞳孔大小、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调节反射、辐辏反射、眼球位置、眼球活动。4、第V对:咀嚼肌(萎缩、肌力)、颜面部感觉、角膜反射、下颌反射、张口下颌偏歪。5、第Ⅶ对:额纹、鼻唇沟、闭眼、味觉。6、第Ⅷ对:见听功能检查。7、第Ⅸ,X对:构音、吞咽、悬雍垂偏歪、咽部感觉、咽反射、软腭抬升。8、第Ⅺ对:头颈部偏歪、胸锁乳突肌萎缩、斜方肌萎缩、转颈、耸肩。9、第Ⅻ对:伸舌偏歪、舌肌萎缩、舌肌震颤。眼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视力减退:发生时间,突然黑蒙抑或逐渐缓慢减退,是否伴眼红、眼痛,怕光流泪。(二)无视物变形、复视、雾视、红绿彩环、闪光感、黑影飘动等。(三)有无夜盲、晚间能否走黑路,是否碰墙、绊脚或蹒跚等。(四)有无怕光流泪,有无眼球疼痛,是转动痛,牵拉痛,胀痛或钝痛。(五)有无眼外伤(化学性、机械性、辐射性)、创伤物的种类(金属性、非金属性、植物性、胶带等),致伤物是锐性还是钝性,致伤物的速度、距离、受伤环境c(六)患眼疾后是否得到诊治,如已诊治,用药情况如何,疗效如何。二、过去眼病史。三、家族史:着重询问与眼疾有关的全身疾病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小儿眼疾应询问母孕期病史,小儿生长发育史四、专科检查:·(一)视力:远视力、近视力、矫正视力、光感、光方向及色觉等。(二)眼睑:有无红肿、水肿、瘀血斑、疤痕、肿块、睑缘糜烂、眼裂大小、睫毛情况等。(三)泪器:有无溢泪、泪小点位置和大小、冲洗泪道有无阻塞、压迫泪囊区有无分泌物、泪囊区皮肤有无红肿、压痛。(四)结膜:睑结膜有无充血、浸润肥厚、乳头滤泡、疤痕、结石、溃疡、肉芽组织增生。球结膜有无充血、出血、水肿、干燥、粘连、增生等。(五)巩膜:颜色、色素、充血、隆起、压痛、新生物。(六)角膜:形态、大小、透明度、角膜后沉着物。角膜上皮,实质层情况,如有溃疡应记录溃疡大小,表面光滑度,凹陷度等。(七)前房:中央前房深度,周边前房深度,有无房水混浊、积脓、积血。(八)虹膜:颜色、纹理、新生血管、有无前后粘连、脱色素萎缩、震颤。(九)瞳孔:大小、形状、位置、反应、后粘连、闭锁、膜闭、对光反应。(十)晶体:有或无、位置、透明或混浊情况,色素沉着,人工晶体位置及晶体后囊情况。(十一)玻璃体:有无混浊,积血、玻璃体后脱离。(十二)眼球眼肌:有无突出、陷没、眼位、震颤,运动障碍,如为斜视,记录手电光下斜视度,眼球运动情况,注视性质。(十三)眼压:指压法(Tn、T-、T+)、眼压计测量法(压陷、压平)。(十四)眼底:需绘图说明。视乳头大小,边界,颜色,动静脉比例。黄斑是否水肿、出血、渗出,视网膜是否水肿、出血、渗出、隆起等。(十五)屈光:屈光性质及度数。口腔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颌面部炎症性疾病:发病的时间,病程缓急,张口、吞咽、咀嚼功能障碍和程度,肿痛的中心部位,全身反应的症状。(二)颌面部创伤:受伤的原因,部位、出血量,有无骨折及异物存留,有无恶心、呕吐、耳漏、呼吸困难、休克、昏迷等及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有无颅脑和颈部及全身其他部位多发性损伤。(三)口腔颌面部肿瘤:原发部位、生长速度、病程长短,有无疼痛、出血、溃疡,口腔内修复物的摩擦情况,既往手术或其他治疗情况。(四)口腔颌面部畸形:先天性畸形对进食、语音功能的影响,发育性畸形或病理性畸形的发病和形成畸形的过程,口腔功能障碍种类和程度及诊疗情况。二、专科检查(一)颌面部检查1、面颊部:颜面部外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皮肤颜色,有无疤痕、红肿、伤口、溃烂、瘘管及新生物。2、唇及口角部:口唇形态、大小,有无畸形、缺损,粘膜色泽,有无红肿、糜烂、溃疡、脱屑、皲裂及新生物。3、上下颌骨:颌骨大小外形是否对称,有无膨隆或缺损,骨面有无乒乓球感,有无骨折、张口受限、牙合错乱、血肿。4、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活动性,与皮肤或基底部有无粘连,有无压痛及波动感。(二)口腔检查1、口腔前庭:唇、颊系带的位置,唇、颊及牙龈粘膜的色泽,有无伤口、瘘管、溃疡或新生物;腮腺导管开口有无红肿,导管口排出物的量与性质。2、牙齿、牙周及咬合:牙齿的数目、排列情况,有无龋齿、牙冠变色、牙折、叩痛及咬合关系,牙周有无红肿、增生、肥大、萎缩、溢脓及牙周袋、牙结石。3、固有口腔(1)腭:硬、软腭有无红肿、瘘管、溃疡、畸形及新生物,软腭运动情况,有无发音、吞咽等功能障碍。(2)舌:舌质及形态,舌系带附着的位置及长度是否正常,活动度是否受限或偏斜,舌背粘膜及乳头情况,有无皲裂、溃疡、肿块,舌感觉有无异常。(3)口底粘膜:口底粘膜有无充血、肿胀、溃疡或新生物,颌下腺导管开口处有无红肿、溢脓、扪诊有无导管结石。(三)颞下颌关节检查关节处有无红肿或畸形,耳屏前及乙状切迹有无压痛,张闭口有无障碍、疼痛和弹响杂音,两侧髁状突运动是否对称,咬合关系是否正常。(四)涎腺检查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有无红肿、压痛、肿块,有无导管口有无红肿、导管结石、导管溢脓。附:口腔科门诊病历书写重点一、一般资料与普通门诊病历相同。二、本专科的重点:.(一)主诉:补牙、拔牙、镶牙、矫正牙齿,就诊的主要症状、部位和持续时间。(二)现病史:1、牙齿疼痛:部位、性质、方式、程度、时间、诱发因素、放射范围,是否伴有牙齿松动。2、牙龈:肿胀、流血、流脓或肿物。3、粘膜病变:病变的部位、性质、数目,是否疼痛或出血。4、牙列缺损、缺失或牙体缺损的部位、数目、原因、时间及修复要求。5、外伤:原因、部位、出血量,有无恶心、呕吐、耳漏、呼吸困难、昏迷。6、畸形:部位、种类、原因、程度,对进食、语言等功能的影响。7、本次就诊前对本病的治疗情况。‘(三)专科检查:1、牙齿:外观、是否龋坏、旧的充填情况、叩痛、咬合痛、冷热刺激反应,根尖粘膜有无红肿、窦道,牙齿是否松动。2、牙周组织:牙龈的色、形、质变化,有无牙周袋或附着丧失,口腔卫生状况。3、粘膜病变:部位、性质、形状、颜色、大小、数目等。4、缺失牙的部位、数目,牙槽嵴情况,原有修复体情况,基牙健康情况。5、外伤:部位、范围,波及的组织深度,有无活动性出血或异物残留。6、肿瘤:部位、范围、硬度、活动度、压痛、出血、表面溃疡,相关淋巴结肿大情况。7、颞下颌关节:张口度、张口型、弹响,肌肉扪诊检查结果。8、错殆畸形:牙齿排列、咬合关系、牙弓形态、覆盖覆牙合关系,咬合功能检查。(四)辅助检查:1、必要的X线检查结果。2、必要的牙齿活力检查结果。3、必要的血常规、生化检查、病理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五)诊断:诊断或初步诊断。(六)处理:主要的治疗、操作及用药情况。皮肤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一)发病的原因和诱因:如与饮食、职业、用药、生活环境、情绪及其他内外因素等关系。(二)疾病的发展情况:病期、部位、损害性质、前驱症状等;皮疹的发展顺序、速度和规律。(三)自觉症状:局部和全身。(四)治疗情况:方法、药名、剂量、疗程、效果和反应。(五)复发情况及规律。(六)传染性皮肤病应详细询问传染源、传染途经、潜伏期和传播方式。二、过去史:以往有无类似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如药疹、接触性皮炎)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三、专科检查:(一)部位:按解剖部位描述。(二)性质:原发疹或继发疹,是一种性质的皮疹还是多种性质的皮疹。皮疹颜色、大小、分布、排列、基底、鳞屑或痂皮、湿度、表面及边缘情况等。(三)形态:圆型、椭圆形、多角型、环型、线型、不规则型等。(四)数目:数目少的应直接记数。精神科本专科住院志书写格式和内容与住院志书写要求相同。本专科的重点如下:一、现病史:按时间先后描述疾病起始及其发展的临床表现至人院时的现状。(一)起病原因或诱因:如有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应说明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从事工作的环境与发病有无关系,注意有无职业性中毒;有无躯体疾病、重大手术或药物过量、过敏等。(二)起病急缓及早期表现。(三)按时间先后描述疾病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客观描述病态表现,注意病程的连贯性,或属间歇发作。对有诊断意义的临床症状要举例说明。(四)发病后的一般生活情况和社会功能,可根据不同的病种酌情叙述。月经周期及,性生活情况也应询问。(五)对复发病例,应记载既往的诊断,住院次数,治疗及疗效。二、过去史:包括脑外伤、抽搐、感染、高烧、昏迷、重大手术、性病及药物过敏史等。若有精神病史,则应详细询问。三、个人吏:应着重询问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如工作、学习能力有无改变,生活中有无特殊遭遇,重大精神刺激,婚姻状况等;女性应询问月经史、生育史;对儿童应询问母亲怀孕时健康状况及分娩史,身体精神发育情况、学习及家庭教育情况。四、家族史:父母系三代有无神经、精神疾病患者;有无个性偏离者;有无近亲婚配。五、神经系统检查:注意阳性或异常发现及其与精神病的关系。六、精神检查:(一)合作病人的检查1、一般表现:(1)意识状态。(2)定向力包括时间、地点及人物;自我定向。(3)接触情况主动或被动,合作情况及程度,对周围环境的态度等。(4)日常生活包括仪表、饮食、大小便及睡眠;女病人的月经情况。2、认识过程:(1)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幻觉及感知综合障碍,对错觉、幻觉要记录种类,出现时间及频度,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及影响;对感知综合障碍要记录种类。出现时间与性质。(2)注意力是否集中、涣散,可能的影响因素。(3)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①思维联想过程障碍包括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病理性赘述等。②思维联想连贯性障碍包括思维松驰或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云集等。③思维逻辑性障碍包括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等。④思维活动形式障碍包括持续言语、重复言语、刻板言语、模仿言语等。2)思维内容障碍:①妄想包括关系妄想、特殊意义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被窃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变兽妄想等。如有妄想,要记录其种类、内容、性质、出现时间、发展动态、涉及范围、是否固定或成系统、荒谬程度或现实程度,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等。②超价观念。③强迫观念。(4)智能状态包括记忆、计算、理解、判断、常识等。(5)自知力。3、情感表现:情感障碍包括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情感淡漠,情感倒错,情感迟钝等。观察时应注意患者的表情、姿势、声调、内心体验及情感强度、稳定性,情感与其它精神活动是否配合,对周围事物是否有相应的情感反应。4、意志与行为活动:注意其稳定性及冲动性,与其它精神活动的配合程度等。(二)不合作病人的检查1、一般表现:包括意识状态,定向力,姿态,日常生活。2、言语:连贯性及其内容,有无模仿言语,吐字是否清晰,声调高低,是否用手势或表情示意。缄默不语病人是否能用文字表达其内心体验与要求,有无失语症。3、面部表情与情感反应:如呆板、欣快、愉快、忧愁、焦虑等,有无变化,对工作人员及家属亲友等有何反应。询问病人有关内容日寸,有无情感流露。观察病人有否精神恍惚、茫然及伴有无目的动作。4、动作和行为:有无本能活动亢进现象,有无蜡样屈曲,动作增多或减少,有无刻板动作、模仿动作及重复动作,有无冲动自伤、自杀行为,对命令的行为是否服从。观察病人是否有抗拒、违拗、躲避、攻击及被动服从等。七、表格病历中各项目均须逐一认真填写,无内容者划“/”号。第四章病程记录及其它记录病程记录是指继住院志之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其近亲告知的重要事项等。病情记录包括首次病情记录、日常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阶段小结、抢救记录、会诊记录、术前小结、术前讨论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首次病情记录、出院记录(小结)、死亡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等;其它记录包括手术同意书、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等。一、首次病程记录首次病情记录是指患者人院后,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在患者人院8小时内完成的第一次病情记录,首次病程记录的内容必须包括病例特点、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等,住院医师书写的首次病程记录需主治医师审核签名。示范举例:病程记录2002-04-02,10:30患者因“反复咳嗽咯痰5年,伴咯血3年,再发2天”于今天上午收入本区。(一)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慢性病程,近2天复发。2、反复咳嗽咯黄脓痰5年,痰量可达150ml/日,症状于气候转凉时出现且常伴发热,平素无潮热盗汗。3年来伴少量咯鲜血史,抗生素治疗后上述症状可好转。2天前因淋雨后再次发热咳嗽并先后三次咯血,每次量50ml。3、人院体检:T38℃,BPl20/75mmHg,慢性病容,桶状胸,双肺叩诊过清音,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锣音。4、门诊正侧位胸片意见:左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5、其它辅助检查资料暂缺。(二)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依据:5年来反复咳嗽咯黄脓痰,痰量可达150ml/日,近3年来发作时伴咯鲜血,抗生素治疗有效,胸片意见为左下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2、鉴别诊断:肺结核。肺结核应有结核既往史或有低热、盗汗等症状,胸片多见上肺结核病灶。患者既往无结核病史及结核中毒症状,胸片不支持肺结核诊断。但结核合并支扩可表现为反复咯痰咯血,下肺结核也不少见,需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抗酸菌培养、PPD皮试等,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三)诊疗计划1、完成以下检查: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生化全套,血沉,痰涂片找抗酸杆菌,抗酸杆菌培养,痰细菌涂片,PPD试验,肺正侧位片,心电图和腹部B超。2、必要时作纤支镜及肺CT。3、抗感染治疗(应选择抗菌谱包括G+、G-及厌氧菌的抗生素),止血、稀化痰液。4、观察病人咯血量警惕大咯血的发生。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二、日常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系指医师对患者住院期间诊治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记录。(一)书写的人员:由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或住院医师书写,实习医师书写的日常病程记录应当经上级医师审阅、修改,并签署全名。(二)要求:l、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时,首先标明记录日期,另起一行记录具体内容。2、对医嘱告病危的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至少每天一次,时间应当具体到小时、分钟。病危患者的病情记录每天应有一次主治医生签名c3、对医嘱告病重的患者,至少2天一次病情记录。4、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5、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6、对连续住院半年至1年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日常病程记录应当至少7天记录一次;对连续住院1-2年病情稳定的精神病人,日常病程记录应当至少10天记录一次;对连续住院2年以上病情稳定的精神病康复者,日常病程记录应当至少30天记录一次。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系指对上级医师在查房时对患者病情、诊断、鉴别诊断、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的记录。主治医师首次查房的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n寸内完成,内容包括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补充的病史和体征、诊断依据与鉴别诊断的分析及诊疗计划等;以后主治医师查房记录时间视病情而定,但至少每5天一次。对住院半年以上病情稳定的精神病患者,主治医师常规查房记录每月至少一次或视病情和诊治情况确定。对疑难、危重病例至少每周有一次副主任医师以上技术职称医师的查房{己录,内容包括查房时间、查房医师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意见。上级医生查房记录需有查房医生(或陪同查房的同级别医生)审核签名。四、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系指对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佳病例讨沦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性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五、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系指患者经治医师发生变更之际,交班医师和接班医师分别对患者病情及诊治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的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交(接)班记录的内容包括人院日期、交班或接班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情况、人院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及治疗情况、交班注意事项或接班诊疗计划、医师签名。六、转科记录转科记录系指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转科时,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后,由转出科室和转入科室医师分别书写的记录,包括转出记录和转入记录。转出记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书写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记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转科记录内容包括人院日期、转出或转入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人院情况、人院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况、转科目的及注意事项或转入诊疗计划、医师签名。转科记录需有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审阅签名。七、阶段小结阶段小结系指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经治医师每月所作病情及诊疗情况的总结。阶段小结的内容包括入院日期、小结日期、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主诉、人院情况、入院诊断、诊治经过、目前诊断、目前情况、诊疗计划、医师签名。交(接)班记录、转科记录可代替阶段小结。八、抢救记录抢救记录系指患者病情危重,采取抢救措施时作的记录。抢救记录由参加抢救的经治医师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情况、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抢救记录需有参与抢救的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审核签名。九、会诊记录会诊记录(含会诊意见)系指患者在住院期间需要他科医师协助诊疗时,分别由申请医师和会诊医师书写的记录。会诊记录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说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他科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会诊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的科别、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十、术前小结术前小结是指在患者手术前,由经治医师对患者病情所作的总结。病人住院期间在施行手术前,均应作术前小结,内容包括简要病情、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拟施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十一、术前讨论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是指因患者病情较重或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作的讨论。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参加讨论者的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日期、记录者的签名等。十二、麻醉记录麻醉记录是指麻醉医师在麻醉实施中书写的麻醉经过及处理措施的记录。麻醉汜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麻醉前用药、术前诊断、术中诊断、麻醉方式、麻醉期间用药及手术中病人出现的异常情况和处理经过、手术起止时间、麻醉效果是否满意、麻醉医师签名等。十三、手术记录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于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二)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三)手术经过:1、术时病人体位,皮肤消毒方法,消毒中的铺无菌巾、切口位置、方向、长度、解削层次及止血方式。2、主要病变部位、大小、与邻近脏器或组织的关系。肿瘤应记录有无转移、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如与临床诊断不符合时,更应详细记录。3、手术方式及步骤,包括离断、切除病变组织或脏器的名称及范围,修补、重建组织与脏器的名称、切合口大小、缝合方法、缝合名称及缝线粗细号数,引流材料的名称、数日和放置部位,吸引物的性质及数量。4、送检化验、培养、病理标本的名称及病理标本的肉眼所见情况,5、术中病人情况,输血量,特殊处理和抢救情况。十四、手术护理记录(见护理文书部份)十五、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十六、手术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是指手术前,经治医师向患者告知拟施手术的相关情况,并由患者(或其委托人、监护人)签署同意手术的医学文书。内容包括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手术风险、患者(或其委托人、监护人)签名、经治医师签名等。语言表述中要强调患者(或家属)已知情理解,并愿意承担手术风险。十七、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系指在进行有创性或有较大风险的特殊检查、治疗项日前,经治医师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此项检查、治疗项目的有关情况,并由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同意检查、治疗的医疗文书。内容包括特殊检查、治疗项目的名称、目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的签名、经治医师签名。由于精神病群体的特殊性,医院收治精神病患者时应与患者的监护人签订委托治疗同意书。十八、出院记录(小结)出院记录(小结)系指经治医师在患者出院24小时内完成的、对患者此次住院期间诊疗情况的总结。内容主要包括人院日期、出院日期、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治经过、出院诊断(含病理诊断)、出院情况、出院医嘱、医师签名。出院记录(小结)需有主治医师或以上人员审核签名。十九、死亡记录死亡记录系指经治医师在患者死亡24小时内完成的、对患者诊治经过和临终抢救经过所作的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人院日期、死亡时间(小时、分钟)、入院情况、人院诊断、诊治经过(重点记录病情演变、临终抢救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家属是否同意遗体解剖情况亦应作记录。死亡记录需有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审核签名。二十、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讨论记录由经治医师书写,另立专页,并标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死亡讨论记录需有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审核签名。第五章医嘱和医嘱单医嘱是指医师在医疗活动中下达的医学指令。一、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二、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三、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笔在医嘱第二个字上重叠书写“取消”字样并签名。四、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重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五、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护士签名等。六、长期医嘱内容的顺序为:护理常规,护理级别,病危或病重,隔离种类,饮食种类,体位,各种检查和治疗,药物名称、剂量和用法。七、医嘱单书写要求(一)医嘱应紧靠日期线书写,不得空格,各行对齐;一行不够另起一行时,前面应空一格;若只余下剂量和时间,则与末尾排齐写寸:第二行。同一患者若有数条医嘱,H时间相同,只需第一行及最后一行写明时间,余项用直线连接。(二)同一患者若有数条医嘱,且时间相同,签名者只需第一行及最后一行采用封头、封尾签名,余项用直线连接;临时医嘱执行后,执行者必须签名并注明执行时间。(三)长期医嘱:有效时间24小时以上,医师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四)临时医嘱:有效时间24小时以内。临时医嘱是医师根据病情随时决定的一次性治疗或抢救医嘱,包括出院带药。临时医嘱只限执行一次,包括内服药、注射剂、术前用药、特殊治疗、检查和皮试等。(五)手术、分娩、转科或重新整理医嘱时,应在最后一项医嘱下面用红笔划线,表示以前医嘱一律作废;线下正中用蓝黑(碳素)墨水笔标明“手术后医嘱”、“转科医嘱”、“整理医嘱”,在日期时间栏内写明当天日期时间。(六)长期医嘱单超过三张应及时整理。重整医嘱应抄录有效的长期医嘱及原医嘱起始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栏均由重整医嘱的医师签名。第六章护理文书(略)第七章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说明一、病案首页是病人住院后诊断与治疗的总结,也是医院统计工作的原始资料,必须按规定逐项填写。要求详细、清楚、准确,不得涂改。姓名等一般项目由住院处打印(或填写),入院后由住院医师审查并校准。其余全部由住院医生在病人出院后24小时内填写并签名。病案首页的内容除了自然空项外必须做到有项必填。二、凡栏目中有“□”应在“□”填适当数字,栏目中没有可填内容的,填写“/’或“无”。如:联系人没有电话,在电话栏中填写“/’或“无”。三、医疗付款方式分为:(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二)公费医疗(三)商业保险(四)自费医疗(五)大病统筹(六)其他,应在“□”内填写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四、职业:须填写具体的工作类别,如: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记者、煤矿工人、农民等。但不能笼统填写工人。五、身份证号:除无身份证号或因其他特殊原因无法采集者外,住院病人入院时要如实填写身份证号。入院时未填写身份证号的应由主管医师及时补充或注明原因。六、工作单位及地址:指就诊时病人的工作单位及地址。七、户口地址;按户口所在地填写。八、转科科别:应标明转科科别和日期,如果超过一次以上的转科,用“->”连接表示。九、实际住院天数:入院日与出院日只计算一天,例如:2001年6月12日入院,2001年6月15日出院,计住院天数为3天。十、门(急)诊诊断:指病人在住院前,由门(急)诊接诊医师在住院证上填写的门(急)诊诊断。十一、入院时情况(一)危:指病人生命指征不平稳,直接威胁病人生命,需立即抢救的。(二)急:指急性病、慢性病急性发作,急性中毒和意外损伤等,需立刻明确诊断和治疗的。(三)一般:指危、急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十二、入院诊断:指病人住院后由主治医生首次查房所确定的诊断。十三、入院确诊日期:指明确诊断的具体日期。十四、出院诊断:指病人出院时医师所做的最后诊断。(一)主要诊断指本次医疗过程中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花费医疗精力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产科的主要诊断是指产科的主要并发症或伴随疾病。(二)其他诊断:除主要诊断及医院感染名称(诊断)外的其他诊断。十五、医院感染名称: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疾病名称,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的感染。当医院感染成为主要治疗的疾病时,应将其列为主要诊断,同时在医院感染栏目中还要重复填写,但不必编码。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通知》(卫医发[2001]2号)执行。十六、病理诊断:指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尸检的诊断。十七、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指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质,如:意外触电、房屋着火、公路上汽车翻车、误服青霉素。不可以笼统填写车祸、外伤等。十八、治愈:指疾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恢复。当疾病症状消失,但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只计好转,如:肝癌切除术,胃毕Ⅰ式切除术。如果疾病症状消失,功能只能受到轻微的损害,仍可以计为治愈,如:胃(息肉)病损切除术。十九、好转:指疾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减轻,功能有所恢复。二十、未愈:指疾病经治疗后未见好转(无变化)或恶化。二十一、死亡:包括未办理住院手续而实际上已收容人院的死亡者。二十二、其他:包括人院后未进行治疗的自动出院,转院以及因其他原因而离院的病人。二十三、ICD-10: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二十四、药物过敏:需填写具体的药物名称,无具体药品时应填写“未发现”。二十五、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二十六、HCV-Ab:丙型肝炎表面抗体。二十七、HIV-Ab: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二十八、血型和/或RH因子未知者应填写“未查”。二十九、输血反应:指输血后一切不适的临床表现。三十、诊断符合情况:(一)符合:指主要诊断完全符合或基本符合(存在明显的相符或相处之处)。当所列主要诊断与相比较诊断的前三个之一相符时,计为符合。(二)不符合:指主要诊断与所比较的诊断的前三个不相符合。(三)不肯定:指疑诊或以症状、体征、检查发现代替诊断,因而无法做出判别。(四)临床与病理:临床指出院诊断。出院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与否的标准如下:1、出院主要诊断为肿瘤,无论病理诊断为良、恶性、均视为符合。2、出院主要诊断为炎症,无论病理诊断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均视为符合。3、病理诊断与出院诊断前三项诊断中之一相符计为符合。4、病理报告未作诊断结论,但其描述与出院前三项诊断相关为不肯定。三十一、抢救:指对具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平稳)病人的抢救,每一次抢救都有特别记录和病程记录(包括抢救起始时间和抢救经过),无“抢救记录”者不计算抢救次数。抢救成功次数标准:(一)危、急重患者的连续性抢救,使其病情得到缓解,按一次抢救成功计算。(二)经抢救的病人,病情稳定24小时以上再次出现危急情况需要抢救,按第二次抢救计。(三)如果病人有数次抢救,最后一次抢救失败而死亡,则前几次抢救计为抢救成功,最后一次为抢救失败。(四)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临终前救护,不按抢救计算。三十二、签名(一)医师签名要能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三级医生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三级医院中,病案首页中“科主任”栏签名可以由病区负责医师代签,其他级别的医院必须由科主任亲自签名,如有特殊情况,可以指定病区的负责医师代签。三级医生均需在首页签名:一经医生指住院、进修医师,二级医生指主治医生,三级医生是指科主任或主(副主)任医生;每一级别均应有一位医生签名,如果该病历无主治医生签名,则三级医生可在主治医生栏目中代签名。同样,如果该病历中无一级医生签名,则二级主治医生可在住院医生栏目中代签名。(二)编码员:指负责病案编目的分类人员。(三)质控医师: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各病区医师。(四)质控护士:指对病案终末质量进行检查的护士。(五)日期:由质控医师填写。三十三、手术、操作编码:指ICD-9-CM3的编码。三十四、手术、操作名称:指手术及非手术操作(包括:诊断及治疗性操作)名称。三十五、麻醉方式:如:全麻、局麻、硬膜外麻等。三十六、切口愈合等级:切口分级切口等级/愈合类别解释I级切口Ⅰ/甲无菌切口彻口愈合良好Ⅰ/乙无菌切口彻口愈合欠佳Ⅰ/丙无菌切口彻口化脓Ⅱ级切口Ⅱ/甲污染切口彻口愈合良好Ⅱ/乙污染切口彻口愈合欠佳Ⅱ/丙污染切口彻口化脓Ⅲ级切口Ⅲ/甲感染切口彻口愈合良好Ⅲ/乙感染切口彻口欠佳Ⅲ/丙感染切口彻口化脓三十七、随诊:指需要随诊的病历,由医师根据情况指定并指出随诊时间。三十八、示教病例:指有教学意义的病案,需要做特殊的索引以便医师查找使用。三十九、病案质量:按医院评审标准填写。四十、凡可由计算机提供住院费用清单的医院,首页中可不设置住院费用栏目。四十一、医疗机构按广东省卫生厅颁布的住院病案首页填写。',)


  • 编号:1700816494
  • 分类:标准规范
  • 软件: wps,office word
  • 大小:29页
  • 格式:docx
  • 风格:商务
  • PPT页数:139264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标准规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