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通信协议13,蓝牙通信协议有哪些
本作品内容为蓝牙通信协议13,格式为 doc ,大小 224296 KB ,页数为 22页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毕业论文题目蓝牙通信协议学生姓名陆韵姣学号09080309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信0803指导教师史永2012年4月蓝牙通信协议摘要蓝牙无线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目的在于取代电缆来连接便携式和/或固定设备,并保证高度安全性。蓝牙技术具有功能强大、耗电量低、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等主要特点。本文选择蓝牙通信协议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蓝牙技术进行介绍,同时和其他短距离通信技术进行比较。接着对通信协议行了介绍,列举了常用的网络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具体介绍了蓝牙通讯协议。最后研究了HC502B蓝牙连接通信协议。总之,本文在完成对蓝牙和通信协议研究的基础之上,研究讨论蓝牙连接通信协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部分实现。关键词:蓝牙,通信协议,蓝牙协议IManagementSystemForBookStorageAbstractBluetoothwirelesstechnologyisashort-rangewirelesscommunicationtechnology,intendedtoreplacethecablesconnectingportableand/orfixedequipment,andensurethehighsafety.Bluetoothtechnologyhasstrongfunction,lowpowerconsumption,lowcostandsimpleoperationmainfeatures.ThispaperselecttheBluetoothcommunicationprotocolastheobjectofstudy.TheBluetoothtechnologyisintroduced,atthesametimeandothershortdistancecommunicationtechnologyiscompared.Thenthecommunicationprotocollineintroduced,introducesthenetworkcommunicationprotocol.Onthisbasis,furtherintroducedtheBluetoothcommunicationprotocol.FinallywestudytheHC502BBluetoothcommunicationprotocol.Inshort,thisarticleinthecompletionoftheBluetoothcommunicationprotocolonthebasisofthestudy,studyanddiscusstheBluetoothcommunicationprotocol,andonthisbasisthepartialimplementation.Keywords:Communicationprotocol,Bluetooth,BluetoothprotocolII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引言..........................................................................11.1课题研究意义................................................1第二章蓝牙技术简介..............................................................42.1蓝牙技术由来及技术特点.......................................42.2蓝牙技术的应用...............................................52.3蓝牙技术发展.................................................62.4其他短距离技术综述...........................................6第三章通信协议概要…………………………………………………………83.1通信协议简介...............................................83.1.1通信协议的定义.........................................93.1.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93.1.3通信协议的特点........................................93.2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83.3局域网常用通信协议..........................................143.3.1TCP/IP................................................93.3.2NetBEUI协议..........................................103.3.3IPX/SPX及其兼容协议..................................9第四章蓝牙通信协议…………………………………………………………84.1蓝牙协议栈...................................................84.2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84.3蓝牙核心协议................................................144.3.1基带协议..............................................94.3.2连接管理协议(LMP)...................................104.3.3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94.3.4服务发现协议(SDP)..........................................94.4电缆替代协议(RFCOMM)........................................144.5电话控制协议................................................144.5.1二元电话控制协议(TCS-Binary或TCSBIN)................94.5.2AT命令集电话控制协议..................................94.6无线应用协议.................................................................................................................14第五章HC502B蓝牙连接通信协议..........................155.1蓝牙连接参数.............................................155.2通信交互流程.............................................155.3通信交互协议.............................................155.4结果数据样例.............................................15结束语..................................................................30参考文献................................................................31致谢..................................................................32第一章引言1.1课题研究意义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蓝牙技术的实际应用,于此同时蓝牙通信协议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通信协议,蓝牙协议被人们所熟知,甚至掌握运用。本文主要研究蓝牙连接通信协议,通过研究了解通信协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更直接的了解蓝牙通信协议的发展对于世界通信事业发展的影响及意义。第二章蓝牙技术概要2.1蓝牙技术由来及技术特点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个人便携式设备市场需求呈现几何增长?也推动了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1994年,瑞典爱立信公司成立专项研究下组,对短距离设备连接无线技术进行研究。1999年初,在爱立信公司推动下Intel,Ericsson,IBM,Nokia和Toshiba组成特殊利益集团SIG。集团主要致力于蓝牙技术标准的制订、产品测试以及推动蓝牙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紧接着在1999年底,3COM,Lucent,Microsoft,Motorola相继加入SIG集团,成为SIG的九个核心倡导者。到目前为止,蓝牙特别兴趣小组SIG的成员已经在全球超过6000家,仅仅在亚洲就有成员2000多家,蓝牙技术已经得到了全球各国认可并迅速推广。无线蓝牙技术的基本优势在于它成本低廉、功耗小,同时可以处理数据和语音传输。在后续的版本中可以传输多媒体信息。下面是蓝牙主要技术特点:主要核心版本版本号版本说明版本1.01999年7月SIG公布第一个正式版本版本1.12001年4月版本1.22003年11月正式采用,目前市场主要应用版本版本2.0+ERD增强数据率(EDR),2004年11月正式采用?速率可达3Mbps表2一1监牙核心版本技术特点项目技术规格及特点规格构蓝牙无线规格为产品开发商提供了链路层和应用层定义,可以支持数据和语音应用。规格分为两类?蓝牙核心协议和应用技术范成频谱蓝牙技术运行于不需申请许可证的工业、科技和医学(ISM)的2.4至2.485GHz波段,使用扩频跳频全双工信号,额定速率为1600跳/秒。全双工,TDD时分双工。2.4GHzISM波段在大多数国家部可用,且不需申请许可证。干扰信号以1MHz为间隔在79个频率闻跳跃,从而保证了高度的抗干扰性。蓝牙技术的适应跳频(AFH)功能设计用于降低共享2.4GHz频谱的无线技术之间的干扰。AFH可以利用可用频率在该频谱内运行。这可以通过检测此频谱内的其它设备并避免使用它们使用的频率来实现。此适应跳频可以实现在频谱内更加有效地传输,即使蓝牙技术与WiFi等技术配合使用,仍会为用户提供更高的性能表现。数据率版本1.2支持1Mbps,版本2.0+EDR最多支持3Mbps。同步信道速率64kbps?功率最常用的2类无线电使用2.5mW的功率。蓝牙技术功耗极低。基本符合各国无线电标准。表2一2监牙技术特点工作范围类别范围3类无线电最大范围可达1米或3英尺2类无线电通常用于移动设备,拥有10米或30英尺的作用范围。常用功率范围。1类无线电主要用于工业应用案例,拥有100米或300英尺的作用范围。表2一3监牙产品工作范围2.2蓝牙技术的应用蓝牙技术得到了空前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将其技术集到手机、MP3、计算机、便携式终端、汽车、医疗设备等。使用该技术的用户从消费者、工业市场到企业等等,覆盖广泛。低功耗,小体积以及低成本的芯片解决方案使得蓝牙技术甚至可以应用于极微小的设备中。截止2005,使用蓝牙技术的产品总量达到14亿只。最大的产品应用为移动电话及其配件,如手机、蓝牙耳机等。排行第二的为计算机及其周边设施,例如无线鼠标、键盘等,第三位数码附件、存储卡、转换适配器等。同时,蓝牙产品在汽车中的应用将随着技术的发展带入一个新时代。2.3蓝牙技术发展根据2005年ERICSSON发布的自皮书预测,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多媒体技术将进一步整合,向着ALL-IP方向发展。蓝牙技术作为短距离技术的先锋经在多媒体领域咱露头角,多媒体技术要求更高的传输速率,高的连接可靠性及安全性能、更短的产品开发周期,蓝牙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2005年初,SIG提出了两年的蓝牙发展里程杯计划。主要从使用性、安全性、底功耗以及多媒体应用传输等方面进行研究发展。?2005年底,SIG和WiMediaAlliance进行技术协作,研究Bluetooth和技术UWB(超宽频)技术进行整合。确定UWB技术作为蓝牙技术高速传输的管道。接着在2006年初SIG委托IDC公司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在个人局域网方面,结合Bluetooth与UWB技术能增加更多产品之闻的兼容性,并让设备制造商在设计无线连接方案时,享有更多的灵活性。2006年3月,SIG和WiMediaAlliance正式公布了合作方案,成立联合工作组PHY/MAC分组。几乎在2007年推出新的蓝牙版本。取名位“Seattle’’,符合高速蓝牙管道的新规格,主要有以下特征:◆改善设备之间配对及加强安全性。◆高速传输多媒体数据,最高速率可达峰值1Gbps。◆通过蓝牙功能在双方共有的MAC/PHY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维持蓝牙无线技术原来的低成本、低功耗?并以蓝牙技术主导控制UWB的开关部分。◆利用新的蓝牙技术?将可以实现大量的影音下载、高速实时数据传播、影像串流。2.4其他短距离技术综述短距离通信技术除了蓝牙以外,其他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还有超宽带(UWB)、无线Wi-Fi(802.11)、无线USB(WirelessUSB)、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红外线技术(IrDA)、射频识别(RFID)、ZigBee(IEEE802.15.4)等,各个技术有其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应用的领域也不尽相同,下面对各技术概要。超宽带(UWB)・在2米范围内达到约0-500Mbps的数据率,在10米范围内则能达到约110Mbps。超宽带技术是以极低的功率通过频段的宽频谱传输数据。・UWB无线技术功耗小、价格低廉、高速、可使用广范围内的无线电频谱、可穿透障碍物传输数据和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BluetoothSIG在2005年5月公布了其与这两个UWB团体合作的意愿,开始开发能够使用UWB无线电的高速率蓝牙规格。获得认证的无线UWB(WirelessUSB)・速度:无线USB在2米范围内传输速度可达480Mbps,而在10米范田内则为110Mbps。其集线器最多可连接127个无线USB设备。・允许在设备和无线USB集线器之间建立点到点连接。Wi-Fi(802.11)・Wi-Fi联盟(Wi-FiAlliance)测试并认证基于802.11的无线设备。・802.11b运行于2.4GHz波段,最高数据率为11Mbps并使用DSSS。802.11b是最初的Wi-Fi标准。・802.11g:运行于2.4GHz波段,使用OFDM,最高数据率为54Mbps。它与802.11b反向兼容。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和IEEE802.16)・WiMax是一项无线城域网(MAN)技术。・WiMax覆盖范围达50千米,数据率为70Mbps。一般单元的范围较小。此・项技术适用于乡村等存在布线困难的地区。解决ADSL、电话布线问题。红外线(IrDA)・IrDA用于近距离的连接,连接特点是点到点、窄角度(30度锥形范围)的专门数据传输,距离在0米至1米之间,速度为9600bps至16Mbps。・IrDA无法穿透实心物体,其数据交换较少。射频识别(RFID)。・RFID,运行于低频(小于100MHz)、高频(超过100MHz)和特高频UHF(868至945MHz)波段。主要应用于货物识别。读取机设备可为一段距离外的被动或无动力的标记提供动力。ZigBee(IEEE802.15.4)・在10-100米范围内,2.4GHz波段时速率为250kbits,915MHz波段时速率为40Kpbs,868MHz波段时速率为20Kpbs。・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中的远程控制。第三章通信协议概要3.1通信协议简介通过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的多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数据通信系统,要使其能协同工作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它们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语言。交流什么、怎样交流及何时交流,都必须遵循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通信协议。3.1.1通信协议的定义通信协议(communicationsprotocol)是指双方实体完成通信或服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协议定义了数据单元使用的格式,信息单元应该包含的信息与含义,连接方式,信息发送和接收的时序,从而确保网络中数据顺利地传送到确定的地方。在计算机通信中,通信协议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之间的标准,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电脑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通信规则,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通信协议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3.1.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语义:“讲什么”,数据内容、含义以及控制信息。语法:“如何讲”,数据的格式、编码和信号等级(电平的高低)。定时规则:明确通信的顺序、速率匹配和排序。[3.1.3通信协议的特点通信协议具有层次性、可靠性和有效性。[3.2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将网络体系进行分层就是把复杂的通信网络协调问题进行分解,再分别处理,使复杂的问题简化,以便于网络的理解及各部分的设计和实现。分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每一层实现相对独立的功能,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是下层的用户;有利于交流、理解、标准化;协议仅针对某一层,网络体系的分层结构为同等实体之间通信制定;易于实现和维护;灵活性较好,结构上可分割。3.3局域网常用通信协议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TCP/IP、NETBEUI和IPX/SPX三种协议,每种协议都有其适用的应用环境。3.3.1TCP/IPTCP/IP(Transport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的历史应当追溯到I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代。为了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连,美国国防部于1977年到1979年间制定了TCP/IP体系结构和协议。TCP/IP是由一组具有专业用途的多个子协议组合而成的,这些子协议包括TCP、IP、UDP、ARP、ICMP等。TCP/IP凭借其实现成本低、在多平台间通信安全可靠以及可路由性等优势迅速发展,并成为Internet中的标准协议。目前,TCP/IP已经成为局域网中的首选协议,在最新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XP、WindowsServer2003等)中已经将TCP/IP作为其默认安装的通信协议。3.3.2NetBEUI协议NetBEUI(NetBIOS增强用户接口)协议由NetBIOS(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发展完善而来,该协议只需进行简单的配置和较少的网络资源消耗,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纠错功能,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协议。不过由于其有限的网络节点支持(最多支持254个节点)和非路由性,使其仅适用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小型局域网中。3.3.3IPX/SPX及其兼容协议IPX/SPX(网际包交换/序列包交换)协议主要应用于基于NetWare操作系统的Novell局域网中,基于其他操作系统的局域网(如WindowsServer2003)能够通过IPX/SPX协议与Novell网进行通信。在Windows2000/XP/2003系统中,IPX/SPX协议和NetBEUI协议被统称为NWLink。[第四章蓝牙通信协议4.1蓝牙协议栈蓝牙技术规范的目的是使符合该规范的各种应用之间能够实现互操作。互操作的远端设备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栈,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的协议栈。但是,所有的应用都要使用蓝牙技术规范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完整的协议栈包括蓝牙专用协议(如连接管理协议LMP和逻辑链路控制应用协议L2CAP)以及非专用协议(如对象交换协议OBEX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设计协议和协议栈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各种高层协议,保证现有协议与蓝牙技术的融合以及各种应用之间的互操作,充分利用兼容蓝牙技术规范的软硬件系统。蓝牙技术规范的开放性保证了设备制造商可以自由地选用其专用协议或习惯使用的公共协议,在蓝牙技术规范基础上开发新的应用。4.2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蓝牙协议体系中的协议按SIG的关注程度分为四层:核心协议:BaseBand、LMP、L2CAP、SDP;电缆替代协议:RFCOMM;电话传送控制协议:TCS-Binary、AT命令集;选用协议:PPP、UDP/TCP/IP、OBEX、WAP、vCard、vCal、IrMC、WAE。除上述协议层外,规范还定义了主机控制器接口(HCI),它为基带控制器、连接管理器、硬件状态和控制寄存器提供命令接口。4.3蓝牙核心协议蓝牙核心协议由SIG制定的蓝牙专用协议组成。绝大部分蓝牙设备都需要核心协议(加上无线部分),而其他协议则根据应用的需要而定。总之,电缆替代协议、电话控制协议和被采用的协议在核心协议基础上构成了面向应用的协议。4.3.1基带协议基带和链路控制层确保微微网内各蓝牙设备单元之间由射频构成的物理连接。蓝牙的射频系统是一个跳频系统,其任一分组在指定时隙、指定频率上发送它使用查询和分页进程同步不同设备间的发送频率和时钟,为基带数据分组提供了两种物理连接方式,即面向连接(SCO)和无连接(ACL),而且,在同一射频上可实现多路数据传送。ACL适用于数据分组,SCO适用于话音以及话音与数据的组合,所有的话音和数据分组都附有不同级别的前向纠错(FEC)或循环冗余校验(CRC),而且可进行加密。此外,对于不同数据类型(包括连接管理信息和控制信息)都分配一个特殊通道。4.3.2连接管理协议(LMP)该协议负责各蓝牙设备间连接的建立。它通过连接的发起、交换、核实,进行身份认证和加密,通过协商确定基带数据分组大小。它还控制无线设备的电源模式和工作周期,以及微微网内设备单元的连接状态。4.3.3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该协议是基带的上层协议,可以认为它与LMP并行工作,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业务数据不经过LMP时,L2CAP为上层提供服务。L2CAP向上层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服务,它采用了多路技术、分割和重组技术、群提取技术L2CAP允许高层协议以64k字节长度收发数据分组。虽然基带协议提供了SCO和ACL两种连接类型,但L2CAP只支持ACL。4.3.4服务发现协议(SDP)发现服务在蓝牙技术框架中起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它是所有用户模式的基础。使用SDP可以查询到设备信息和服务类型,从而在蓝牙设备间建立相应的连接。4.4电缆替代协议(RFCOMM)RFCOMM是基于ETSI-07.10规范的串行线仿真协议。它在蓝牙基带协议上仿真RS-232控制和数据信号,为使用串行线传送机制的上层协议(如OBEX)提供服务。4.5电话控制协议4.5.1二元电话控制协议(TCS-Binary或TCSBIN)该协议是面向比特的协议,它定义了蓝牙设备间建立语音和数据呼叫的控制信令,定义了处理蓝牙TCS设备群的移动管理进程。基于ITUTQ.931建议的TCSBinary被指定为蓝牙的二元电话控制协议规范。4.5.2AT命令集电话控制协议SIG定义了控制多用户模式下移动电话和调制解调器的AT命令集,该AT命令集基于ITUTV.250建议和GSM07.07,它还可以用于传真业务。4.6无线应用协议(WAP)该协议是由无线应用协议论坛制定的,它融合了各种广域无线网络技术,其目的是将互联网内容和电话传送的业务传送到数字蜂窝电话和其他无线终端上。TCSSDPAT命令串口仿真(RFCOMM)基带层(BB)链路管理层(LM)主机控制器(HCI)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L2CAP)射频层(RF)WAPOBEX应用层第五章HC502B蓝牙连接通信协议5.1蓝牙连接参数HC502B的蓝牙通信功能在启动血压计之后自动打开,会在设备关闭30秒之后关闭蓝牙通信,其中信息如表1-1所示:名称参数蓝牙IDETComm通信密码1234表1-1HC502B蓝牙连接参数HC502B是通过蓝牙SPP协议传输的,在成功连接之后,将通过串口实现通信,该串口的通信参数如下表所示:名称参数波特率9600数据位8位校验位无停止位1位表1-2HC502B蓝牙串口参数5.2通信交互流程HC502B的通信交互流程中,是在一次血压测量结束之后发送数据,结束完成之后将重复两次发送数据,具体流程图如下:图1-1HC502B通信流程图在用户完成血压测量之后,HC502B将直接发送血压数据,血压数据的详细格式在下面详细描述。5.3通信交互协议HC502B血压交互格式如图1-2所示,所有的数据以16进制的ASCII码表示,一次发送32Byte的数据,包含两个重复的16Byte字长的测试结果。数据头部收压缩舒张压脉搏校验和高位低位高位低位4Byte4Byte2Byte2Byte4Byte4Byte图1-2HC502B通信协议格式图通信协议中的各个部分描述如下:数据头部:固定为AA00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的解析是将ASCII字符2个位一组组合成16进制字符之后,再进行解析。收到收缩压部分对应的字符串为0068,则表示实际上的收启动设备测量血压发送第一次结果发送第二次结果通信数据发送缩压应该为0x68,代表十进制的104mmHg。校验和:数据和=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此数据一般作为校验用,通常可以不用考虑。5.4结果数据样例如收到一个数据为A00000684B4500F8A00000684B4500F8(为了方便阅读,两个字符之间的空格在实际传输结果中是没有的),实际重复了两次结果,实际结果如图1-3所示:数据头部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校验和高8位低8位高8位低8位AA0000684B4500F8图1-3HC502B样例通信数据在图1-3的测试结果中,包含:收缩压:104mmHg(对应0068);舒张压:78mmHg(对应4B);脉搏:69bpm。结束语在本课题的研究学习中,使我进一步的学习了没有掌握好的知识。让我明白我在知识、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不足。由于时间也比较仓促,本文中涉及的一些知识内容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和不足。蓝牙技术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需求,蓝牙通信协议成为我们必要掌握的一门知识。蓝牙通信协议不仅仅只有这些,我所了解的只是其中一点点,还需要继续不断努力的学习研究。在此次毕业设计中,我不仅学习巩固以前学的知识,同时了解并接触了一些新的内容,尤其是通信协议方面的内容。参考文献(1)朱刚等监牙技术原理与协议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马建仓等蓝牙核心技术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3)蓝牙技术严紫建刘元安电子工业出版社(4)微电子技术2001年06期(5)电子技术应用邹艳碧张为吴志量(6)蓝牙核心技术及应用马建仓罗亚军赵玉亭科学出版社(7)现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杨全盛,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P244-251(8)TCP/IP协议与网络编程任泰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9)《通信技术》2009年5期(10)《网络与信息》2008年9期(11)《下一代网络通信协议分析》李静林,孙其博,杨放春著,译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年05月(12)《通信技术标准汇编》中國標準出版社/資訊産業部電信傳輸研究所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06致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我的导师史永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而史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史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史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我论文评审的老师们,感谢你们抽出宝贵的时间评审我的论文,并提出宝贵意见,我一定虚心接受,你们的教导就是对我的莫大的帮助。',)
提供蓝牙通信协议13,蓝牙通信协议有哪些会员下载,编号:1700685640,格式为 docx,文件大小为22页,请使用软件:wps,office word 进行编辑,PPT模板中文字,图片,动画效果均可修改,PPT模板下载后图片无水印,更多精品PPT素材下载尽在某某PPT网。所有作品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并拥有版权或使用权,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963098962@qq.com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