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升级VIP 登录 注册 安全退出
当前位置: 首页 > PPT课件 > 历史 >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收藏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必备优质课件(部编版)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3、通过介绍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课重点学习目标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联合起来三年国内战争国内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国外其他的资本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余粮收集制国有化国家分配农业工业产品分配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逐渐平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在继续.....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材料二: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阅读文字和图片,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打倒列宁恢复沙皇”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与农民亲切交谈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春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2.新经济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分配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发展经济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特点: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强制性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壹·——列宁的探索新经济政策影响:“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列宁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列宁从苏俄的国情出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2.新经济政策:贰·斯大林领导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国徽苏联国旗1917年之前1917-19221922-19911991-今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2.列宁逝世:1924年1月21日列宁与世长辞斯大林认为,苏联已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可以依靠政权力量,加快经济发展。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因为苏联的重要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上卷斯大林列宁和斯大林继任者斯大林认为应该怎样发展苏联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3.苏联的工业化: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大国崛起》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苏联看作世界的“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扶木犁的穷国斯大林为什么要重点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国防工业?1.内部:苏联工业基础落后;2.外部:苏联受资本主义包围、威胁和封锁,战争威胁仍然存在。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3.苏联的工业化:1925年1926年1928-1932年1932-193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第聂伯河上的大坝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T-34型坦克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1929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据苏联统计,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3.苏联的工业化:贰·——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苏联的工业化特点:材料二:“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类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1927年斯大林材料一: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苏联的工业化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局限?作用: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局限: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3.苏联的工业化:叁·斯大林领导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叁·——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1.农业集体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背景: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斯大林认为,落后的小农经济正在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吴于廑《世界现代史》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叁·——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1.农业集体化:开始: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1930年1月5日,党中央根据斯大林的要求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要求在几年内实现全盘集体化。农业集体化就是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在农业集体化浪潮中,新经济政策被终止,农民都要加入集体农庄。农民的住宅、家禽、小家畜等一律公有化。措施:①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②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到1937年,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③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④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的农业机械化叁·——斯大林领导的工业化建设农业集体化材料五:全盘集体化运动使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它使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另外,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积极性: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材料六: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消极性: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1.农业集体化:影响:肆·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肆·——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法》发展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背景标志宪法规定阅读教材P50“苏联模式”,思考以下内容: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性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企业没有主动性。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肆·——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1.评价斯大林模式:材料一:苏联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大国崛起》材料二:“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英国首相丘吉尔材料三:对俄国人民来说,五年计划是一件福祸兼有的事情……它们使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①积极性: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肆·——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1.评价斯大林模式:跛脚巨人行业增长/倍年均增长速度%重工业18.421.2轻工业6.24.1农业0.261.51926—年1940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增长比较②消极性:没有尊重经济客观规律,苏联模式的弊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合作探究: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不同?从中你有何启示?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享年74岁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模式所有制经济体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发展道路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示:①任何改革,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②政府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③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课堂小结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背景: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威胁概况: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成果: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评价:利弊共存评价:利弊并存发展过程: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苏联的工业化成果:苏维埃政权危机逐步解除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显露内容:在农业、工业、贸易、分配上做了调整苏联的建立: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措施:消灭富农运动等影响:积极消极并存特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新经济政策苏联模式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随堂训练2.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A.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D.戈尔巴乔夫改革A1.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A.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说明苏联以发展农业为重C.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D.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C随堂训练3.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4.马雷舍夫在《苏联国民经济平衡表》中统计了苏联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动状况,1928年占比54.5%,1932年占比70.7%,1937年占比77.4%。这种变动表明()A.斯大林模式取得巨大成就B.苏联经济政策急需调整C.苏联避免了经济危机影响D.农业资本投入不断减少CB


  • 编号:1701029436
  • 分类:历史
  • 软件: wps,office Excel
  • 大小:27页
  • 格式:xlsx
  • 风格:其他
  • PPT页数:6506746 KB
  • 标签:

广告位推荐

相关历史更多>